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4期 ID: 151317

[ 叶幼环 文选 ]   

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

◇ 叶幼环

   内容摘要: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位教师都在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提炼出了一些有效的转化策略和方法:创设难度台阶,体味学习成功乐趣;淡化权威、培养师生融洽情感;多种手段,恢复学习自信心;多鼓励,增强学习自觉性;授之以渔,养成学习良好习惯;指导学法,突破学习瓶颈。促进每位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一.创设学习难度阶梯,使“学困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同样,帮助“学困生”从自己学习英语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宜可产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与此相反,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使其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有了学习的兴趣,“学困生”的课堂表现才会正常发挥,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大为好转;与此同时,良好的课堂表现,进步的学习成绩又会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逐步摆脱“学习困难”。
  
   二.淡化教师权威,融洽师生之间的深度情感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英语教师产生了一种敬畏心理,甚至从内心排斥、不信任、不接纳。那么他们在英语学习上会更没有兴趣,也激发不出内心的热情,更谈不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教师也就劳而无功,达不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呼百应的知识权威形象,主动走下讲台,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进行和蔼平等的对话交流,让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困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课堂上老师和善的微笑会鼓励学生不怕犯错误的勇气,课余时间师生之间“无障碍”的互动交流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老师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破解、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屏障,建立平等,友好,亲密的师生关系,一定能够促进“学困生”积极情感的迸发,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收获最大化的学习效果。
  
   三.恰当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学困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打好自己英语能力的基础,以适应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然而不少学生在起始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屡遭挫折,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感情和信心。对英语学习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逐一排查其薄弱环节,判断其转化的可行性,进而制定具体指导帮助他们转化的对策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阶梯式地为“学困生”提供英语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一次次取得具体成功的体验,进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其次,有计划地进行课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个别指导和对话交流。
  
   四.授之以渔,养成“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学生如果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走出学习的低谷是相当困难的。有的“学困生”在知识环节上固然存在一些缺陷,但他们更缺少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帮助“学困生”学习时,除了要引领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外,更要注重他们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对待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细心观察、适时引导、持续保持向上的心理状态的积极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困生”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也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和努力解决的问题。而教师能够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有难度。因为每位“学困生”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只有具体诊断清楚形成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采取具体可行的校正方法,才能克服“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恢复学好英语的信心,逐步取得英语学习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美]Susan Winebrenner,刘颂,刘巧云译.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在勇.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周玉青.研究学困生心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青海教育,2004,(Z1).
  
   叶幼环,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教师。

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