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6期 ID: 148503

[ 张妮 文选 ]   

语文教育的审美视野

◇ 张妮

  著名的教育家阎立钦说:“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备的理论。语文学科教育若缺少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语文的审美教育,即借助语文教材及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因此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一、语文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审美创造能力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审美教育主导者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审美创新观念,还要能够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意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自然美和社会美,表达美好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美学观点塑造自己的灵魂,热情地投身于实践。而这一点,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尤其是课内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都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其次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有了美的灵魂,还必须要将自己的情意融于头脑所设想的美的形象中,要引导学生“竖起耳朵,睁大眼睛,认真观察生活”;毕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后才有撰写”。最后,要教给学生审美创造的必要技巧。学生在观念中形成的美妙构想属于认识性的东西,只有自觉地运用技巧进行实际创造,才是完成了美的创造。
  二、语文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美,都是以其具体形象来唤起人们的美感,然后以情感为动力和中介,扣开心灵的大门,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获得精神上的快慰和满足。因此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尤为重要。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1.引导学生转变对日常事物的态度
  在真正进入审美状态前,先要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如果不能审美地对待审美对象,那么即使是那些成为审美对象的事物,也不可能进入审美视野。《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一个细节,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显然,常人眼里不堪入目的残荷,却进入了李商隐的审美视野,同样也得到了黛玉的认可。唐代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沈德潜如此评价:“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虞世南借咏蝉强调的是人格的力量和美。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对日常事物的态度,是学生进入具体审美过程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基础。
  2.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感受美的事物
  德国美学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美是生动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思想;美的形象特点,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活动要从对美的事物的直接感受开始,然后通过想象联想,进而把握领悟它。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只有几只蝌科在泉水中悠然游动,却能让人仿佛听到整个山涧的蛙鸣。齐白石善画虾,画面上往往只有三四只虾游动,其它全是空白,画家对水不着一笔,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气淋淋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艺术中的以少胜多、虚实结合能产生审美效果,缘于它能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歌德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狭窄。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地用大胆的精神去关照和欣赏。”如果学生不能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在头脑中重现作者笔下的形象,就不能感受到这些形象的审美特性,也就谈不上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整体感受能力
  审美感受是对美的事物的完整映象的整体感受,离开了这一点,就无法进入美的领域,也就无法领略美的意蕴。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攀上月台去买橘子的形象,长衫、肥胖、拙笨,若在一般情况下可能觉得不美,但前后联系在一起:父子俩一同回家奔丧,然后父为生计、子为学业,又要各奔东西,父对子的关爱照顾无微不至,使人感动不已,因此“我的眼泪流下来了”让人觉得入情入理,特别真切动人。再如,王熙凤对初见面的黛玉这样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番话乍一听,无非是在夸赞黛玉的美,当联系到整部作品细一琢磨,至少还有另外几层意思:讨好贾母,奉承三春,敲打黛玉。看来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整体感受。
  由此可见,美育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创造智慧,还能启发学生的心智,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语文离不开美育。只有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才能全面完成语文教育的任务,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张妮 山东省平度市第一中学 266700)

语文教育的审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