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6期 ID: 148496

[ 陈忠良 文选 ]   

小组合作开发利用写作资源的尝试

◇ 陈忠良

  当前中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远离生活,言之无物,空话套话连篇。在日常习作训练和考试作文评阅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资源严重匮乏,文章素材明显趋同。李白、陶潜、史铁生等语文教材中的“常客”成为学生作文凑字数的“救命稻草”。部分学生甚至是平时作文不做准备,考场上一篇范文改头换面打天下。这种令人忧心的作文现象已引起中学语文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中学生“三点一线”相对闭塞的生活状态,造成其视野狭窄,缺乏对生活细节的留意。传统的习作训练模式要求一篇作文当堂完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缺乏对头脑中储存的写作资源的有效筛选与提炼,致使选材单一,用材粗陋。学生通过日常阅读虽也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但往往流于简单记录的形式,自己并没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缺乏与其他同学的交流、碰撞,因而生成不了有效的写作资源。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中学生写作资源匮乏、利用效益不高。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但作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在课外。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语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个人封闭的生活圈子,通过合作学习,丰富共同生活体验,可有效锻炼合作学习技能,提高写作能力。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多维立体资源开发的理念,为在日常学习中提高学生写作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效益,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开发利用写作资源。
  一、合作开发利用写作资源的准备
  (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个体的写作资源的积累准备是一个长期性、随意性的过程。为提高整个班级资源积累的效益,可依据学生的阅读喜好、写作倾向、生活圈子等特点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在一个班级内部指导学生自主分组时可采取“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互补形式。“同质分组”是将相同的写作基础、共同的写作喜好(如擅长写记叙文)、相仿的写作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组,便于开展共同活动,增强活力。也可按照异质分类原则进行分组,在一个小组内实现水平高低、思维类型的互补,让水平高的学生指导水平略低的同学,让重形象思维的同学与重逻辑思维的同学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均衡进步。根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分类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建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后,就可以开展日常写作资源积累的实时交流。小组活动不只局限于课堂,也可在课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如推荐好书、口头辩论等,以激发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平时阅读与写作中各小组要积极合作,交流共享写作资源。班级内各个小组需定期在组际交流本组的优质写作资源,以使整个班级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建立小组写作资源卡片档案袋
  小组活动的成果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呈现,可以建立小组写作资源卡片档案袋(或班级素材集锦本),用书面的形式定期保存写作资源,可供所有学生检索查阅、提取运用。学生在日常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建立素材卡片,小组汇聚,不断充实,建构真正属于群体智慧的写作资源库。写作资源卡片分类可以“景”、“情”、“人”、“事”、“理”五个阅读的基本要素为纲,下设 “自然世界”、“学习求知”、“为人处世”、“探索创新”、“哲理思辩”、“人文精神”、“前沿焦点”、“经典案例”等专题。分类汇聚写作资源,首先以课文材料为主,创建素材卡片样式,不断通过各小组成员阅读积累新材料进行卡片档案袋的充实。
  二、合作开发运用写作资源的方法
  小组成员共同汇聚生活感悟、阅读成果,形成书面材料,这仅仅是完成了材料的原始积累工作,还没有经过班级群体读者的检验,还有待班级群体智慧的整合开发,最终需经由集体筛选提炼,结合个人写作实践,完成写作资源的生成运用。写作资源合作开发利用可以尝试下面三种方法:
  (一)展示
  展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写作资源合作交流方式。在学习小组内部和学习小组之间定期组织时新写作素材展示活动,实现班级写作资源共享。便于展示的写作资源有读书笔记、影视作品赏析、网络热点问题讨论、个人生活见闻等,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个体课前演讲,也可以是定期课堂集体展示。
  集体展示的活动流程如下:1.小组组长主持,轮流展示小组成员近期积累的有写作价值的材料,做好记录。2.小组按记叙类(情感类)、议论类(思想类)等分类汇总,逐一品评价值,准备做班级推荐展示。3.每组推选1-3条写作资源通过板书关键词加资源持有人解说的形式在全班展示,各小组讨论该资源适用的角度、利用的方法。4.师生共同评定优质写作资源,入选班级写作资源库,其它写作资源留待小组日后生成运用。
  (二)扩展
   学生个人的视野毕竟有限,但当学生的学习激情被触发,就会产生良好的链式反应,获得更大的学习效益。运用近似联想与相关联想的方法,以班级的优质写作资源为原材料,扩展写作资源的内容广度,延伸写作资源的思想深度。
  如班级展示的一个写作资源是“刘翔完美回归的启示”,引发同学们的热议,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各小组搜集关于刘翔的典型言论与事迹,进行相关资源的汇聚整合。学生热情高涨,通过小组合作积累汇总了刘翔从出道到辉煌,从退赛到复出整个运动过程的大量有价值的人物素材,梳理出诸如“信心”、“专注”、“诚意”、“平常心”、“宽容”等丰富的写作角度,完成了对时代人物的深度评析,整合成为班级共同的优质写作资源。
  (三)嫁接
  我们所说的写作资源,一般指来源于阅读积累的间接资源和来源于生活积淀的直接资源。对于中学生来说,来源于生活的直接资源相对少一点,但是,只要通过小组合作挖掘利用、借鉴吸收也会有很大的收获。采用组内同质、组际异质的方式进行分组的目的,一是为了扩大写作资源积累的成果,二是为了实现写作优势互补。有的同学擅长分析议论,但缺乏生活事例;有的同学阅读面很宽,但缺乏对材料的运用技巧。小组共同开发运用写作资源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一个同学的原创故事他自身讲不好,但可以激发其他擅长叙事的同学的灵感;一同学摘抄了一句哲理意蕴丰厚的名句,但找不到运用的角度,可以嫁接另一同学提供的事实情境。这种嫁接移用的方式并非抄袭套用别人的成果,也不是简单的拼凑组合,而是萃取群体智慧,整合运用共同写作资源。
  三、合作开发写作资源的教学效果
  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开发运用写作资源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该方法改变了作文教学中教师孤立封闭、单方传授的教学方式。教师参与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有效节省了教学成本,而且也熟悉了学生生活,开阔了教师眼界,共同挖掘了写作的活水泉源。该方法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全面立体开发课程资源的要求,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强化阅读,关注生活,大大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写作视野,摆脱了写作取材单一的定式束缚,开阔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该方法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空洞笼统的现状。写作素材卡片档案袋的建立,便于学生分类记录,强化其材料汇总意识。小组讨论写作资源运用时既作了选材的思维训练,同时又巩固了对原有资源的理解与识记,在考试时遇到类似的话题就可以做到迁移运用。小组合作讨论运用写作资源能保证具体写作话题可以有充足的材料,有利于选取最典型、最新颖、最有感染力的材料来构思成文。
  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开发写作资源,主要解决的是写作资源积累与整合的问题,但作文学习说到底还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小组合作开发资源与个人独立生成资源的结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写作素材的应用技巧上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当学生不能深入讨论写作资源运用的角度时,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方向,组织学生进行观点的交流碰撞,进行深入分析。
  该方法能基本保证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言之有物。合作开发写作资源只是作文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在此基础上大胆改革,充分开展作文教学其他环节中的合作学习形式,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定会有所改进。
  
  
  (陈忠良 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 262200)

小组合作开发利用写作资源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