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3期 ID: 148272

[ 张文侠 文选 ]   

谁最同情祥林嫂

◇ 张文侠

  鲁迅先生的小说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主题而著称于世。除主要人物外,一些次要人物的性格往往也十分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祝福》中的卫老婆子就是其中一例。
  小说中卫老婆子的出场总共有四次,而每一次出场都与主人公有着直接关系,每一次都带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祥林嫂每一次到鲁镇都是卫老婆子介绍的,祥林嫂改嫁的情况是通过卫老婆子的口介绍的。可以说,卫老婆子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见证人,没有卫老婆子就没有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
  卫老婆子首次出场是在祥林嫂死了丈夫之后,她领着祥林嫂到鲁镇来找工作。她一出场就是一个热心人的形象。她与祥林嫂非亲非故,只是自己母家的邻舍。况且,她俩年龄差距较大(从文中我们不难推知),祥林嫂又是童养媳,卫老婆子又很少回娘家(以前都这样)。这样一来,两人虽是同乡,实在是没多少交往,甚至见过没见过面都很难说。她竟能领着一个没有多少交往甚至原来根本不认识的寡妇来找工作,而且不怕得罪她的婆婆,这在当时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胆量,由此可见,她本性的热情与善良,她对祥林嫂的关心与同情。
  卫老婆子第二次出场是在祥林嫂被婆家抢走之后,她在当天就赶到鲁家去赔罪。卫老婆子对此事反应之灵敏,行动之迅速,语言之周密,态度之诚恳,即使与现如今公关人士相比也毫不逊色。她来到后便是一系列精彩的自我表演:赔礼道歉——戴高帽——要将功赎罪。一场风波就这样让卫老婆子三言两语一下子给解决了。这一番的自我开脱实在妙绝。
  第三次出场是她到鲁家来拜年。当提起祥林嫂时,她高兴得很,一再说祥林嫂真是“交了好运了”。这里的高兴是由衷的,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祥林嫂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此处的高兴是她对弱者命运转机的欣慰与释然。在谈到祥林嫂被迫改嫁反抗得厉害闹得头破血流时,她充满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小说中写到“她摇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别人却拿她的伤疤开玩笑,揭她的短)。她对祥林嫂的同情由此可见一斑。
  卫老婆子第四次出场是在祥林嫂死了第二个丈夫又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之后,她又一次及时地向祥林嫂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说第一次领她来让人觉得可亲的话,那么这一次的举动则让人可敬。因为这种精神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实在是难能可贵。在封建礼教统治人们思想的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与寡妇交往是不吉利的。何况,祥林嫂既连死了两个丈夫又死了一个孩子。卫老婆子的做法可以说冒天下之大不韪,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第二次荐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她“显出慈悲模样,絮絮地对四婶说”。此处卫老婆子的“慈悲、絮絮”可以做这样两层理解。一是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另一层则是她对此次的引荐把握不大,想引起四婶的同情,留下祥林嫂。她又一再强调说,“她真是走投无路了”,更是为了打动四婶。因为此时卫老婆子深知,遭受命运打击的祥林嫂已经无依无靠,内心非常悲苦,要想生活下去,四婶家同意与否决定她的生死。要知道,在当时要想在有钱人家做事是很难的。此时,卫老婆子还是惟恐鲁家不留,接着又补充说,“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牵挂……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的多……”这里是提醒四婶想起祥林嫂的好处,并且不要再有什么担心。她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让人悄然动容。
  一直对寡妇做工颇犯忌讳的四婶终于被说动了心,犹豫了一会还是留下了祥林嫂。这时候,小说中写到“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可见,她来时心里是没有底的,是很紧张的,是把祥林嫂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使出浑身解数来办的。同时,我们不难想象,卫老婆子第二次领祥林嫂来鲁家,是鼓足了勇气,壮大胆子才来的。这在当时周围的人都看不起祥林嫂(连其大伯都要将其扫地出门),甚至挖苦、奚落她的社会环境下,在别人都在咀嚼赏鉴阿毛的故事的背景下,卫老婆子却能不怕忌讳,不怕闲话,主动带着她,厚着一张脸皮给祥林嫂找到一条活路。她的善良,她对弱者的同情,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卫老婆子总是在祥林嫂走投无路时,第一时间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让孤独无助的祥林嫂在如磐的黑夜中看到生活的光亮。她往往能使身陷绝境的祥林嫂山回路转,绝处逢生。所以说,在今天看来卫老婆子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是祥林嫂的恩人。
  由此可见,卫老婆子与鲁镇的四婶、短工柳妈及鲁镇的其他女人相比,实在是有很多的过人之处;即使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与其相比也不免大打折扣。她对一个寡妇没有丝毫的鄙视与偏见,有的只是深深的同情,有的只是善意的理解,有的只是竭尽全力的帮助。其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智慧的灵光、人格的力量,让人觉得可亲,觉得可敬。
  当然,她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点,她也有受封建礼教影响的一面。比如,她夸祥林嫂的婆婆“精明”“很有打算”。但这是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张文侠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五中 277524)

谁最同情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