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2期 ID: 139468

[ 毛伟东 文选 ]   

作文《粗俗》评点

◇ 毛伟东

   一.案例再现
  粗 俗
   郑伟明只穿一条短裤坐在学校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里吃饭,这粗俗的形象赶走了不少顾客。
   “天够炎热的,但还不至于脱光衣服吃饭吧。”我拍了拍他的光膀子,他回头说:“这样才凉快舒服呢。”
   “这是公共场所,你这形象有点不雅吧。”
   “人要活个自在,这热天讲究雅观真是活受罪。”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搓着前胸的污垢,那污垢在他的手指中越滚越大,他得意的掌在手指上看了看便弹出去了。
   他要的饭上桌了。我要的饭也上桌了。我们在一桌上吃饭。小饭馆的温度比外面还要高,他的脸上流着汗,我的脸上也流着汗。他对我说:“把衣服脱了吃吧,看把你热得。咱们是熟人,我不会讥笑你瘦骨嶙峋的样子的。”
   “我是有点热,但我没有在公共场所光背子吃饭的习惯,我真还不敢在这种场合脱衣服。”
   “看你胆小的,谁在意你的光背子。”
   “我自己很在意的。”
   “啊切——”郑伟明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是吃红辣椒面呛的吧。
   “你呀,打喷嚏怎么不遮掩呢?唾沫星子喷到我的碗里了。叫我怎么吃呢?
   “不干不净,吃上没病。你呀,讲究得很,身体瘦得像根柴似的。”他说着抓起掉在桌上的菜往嘴里喂。
   我有些恶心,不想吃了,对他说:“你吃饭的举止和形象太粗俗了,影响我的食欲,你一个人慢慢吃吧,我走了。”
   “粗俗?我?”他一拍桌子,一瞪眼,“这叫粗俗吗?这叫自然,你懂个屁!”
   我冲他一笑,“那你就在这里继续自然着吧。”
   走出饭馆,我碰到了一个光背的青年人在拐弯处小便。我心中想,我今天怎么这么晦气,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碰到粗俗的人。
   二.案例简析
   1、故事情节生活化
   故事情节是叙事类作文的重要技巧,一般经历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粗俗》的情节很简单:“我”在学校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里碰见了郑伟明,并对他“只穿一条短裤”的粗俗形象和他“用手搓着前胸的污垢”这种粗俗的行为进行了批驳,他振振有词的辩解令我反感,我走出了饭馆,又“碰到了一个光背的青年人在拐弯处小便”,便以“我今天怎么这么晦气,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碰到粗俗的人”结束了故事。这种结尾很有小小说的那种“看似突然却在情理之中”的特点。这种情节没有一波三折,在平淡之中显示出生活的真实。
   2、人物描写生活化
   人物描写是叙事类作文的重头戏。文中的郑伟明是个极其粗俗的人,如何通过具体的描写反映他的粗俗呢?作者用了对话描写与行为描写的方法。郑伟明认为:炎热的天,只穿短裤在饭馆里吃饭“这样才凉快舒服呢”“人要活个自在,这热天讲究雅观真是活受罪。”“不干不净,吃上没病”。面对我的反对,他反驳道:“这叫粗俗吗?这叫自然,你懂个屁!”这些话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极其粗俗的人物形象。文章的郑伟明“一边说一边用手搓着前胸的污垢,那污垢在他的手指中越滚越大,他得意的掌在手指上看了看便弹出去了。”打喷嚏也不遮掩,“抓起掉在桌上的菜往嘴里喂”,面对我的指责,“他一拍桌子,一瞪眼”,把郑伟民的粗俗推到极致。
   文章中的“我”,注重自己在大众场合的形象:“我是有点热,但我没有在公共场所光背子吃饭的习惯,我真还不敢在这种场合脱衣服。”简短的语言就说明“我”是个讲文明的人,同时,“我”又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是个敢于反抗的人:“这是公共场所,你这形象有点不雅吧。”“你吃饭的举止和形象太粗俗了,影响我的食欲,你一个人慢慢吃吧,我走了。”
   文章中的郑伟民和“我”,生活的态度不同,言谈与举止就截然不同,这正是生活真实的体现。
   3、环境描写生活化
   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场所,它对人物的情绪有极大的影响,本文的环境描写虽然只有简单的几笔,但却把人物的心情变化烘托出来了。“郑伟明只穿一条短裤坐在学校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里吃饭,这粗俗的形象赶走了不少顾客。”“学校对面”是饭馆的位置,这种位置有其特殊性:学校周围应该是比较文明的场所,饭馆的经营是面向老师和学生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是社会上讲究文明的主体,因此,这种场合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就显得特别显眼。饭馆的“小”又是环境的特别之处,因为“小”,所以,“温度比外面还要高,他的脸上流着汗,我的脸上也流着汗。”天炎热,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自然就想方设法找凉快,但郑伟民所找的凉快方式不够儒雅,这种描写,简洁干练。
  
   毛伟东,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作文《粗俗》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