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生动”就是使文章能有亮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关于“写景生动”,人们已有过不少阐述,但总让人感觉如坐地观云,可望而不可及。这里试归纳几点,使之成为可操作性的东西,以供大家参考。
一.具体的形象
美文以形象取胜。拥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化抽象为形象,是美文动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是抽象的哲理也离不开形象的思维。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有池塘,有镜子(鉴),有天光,有云影,有源头活水。而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每天看书都能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好像有源头活水的清池,照得心里亮堂。这样说才生动,才有意趣;如果用抽象的话说出,就没啥意趣了。
二.恰当的修辞
善用修辞,是描写生动的又一要素。这通常要用的是描绘类修辞,包括比喻、比拟、通感、夸张、摹绘等。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运用比喻和比拟,将荷叶荷花的形状和神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最后又运用通感,将嗅觉上的“清香”比作听觉上的“歌声”,读者通过“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幽远绵长就不难联想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淡幽远了。
三.浓浓的情思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情动人,也是描写生动的一大要素。古人云:“情溢乎辞”“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如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和欧阳修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些诗句,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融进了浓浓的“甜美的忧郁”之情。再如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无一字写情,却又字字是情,其怅然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常言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把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大家倘能处处留心,细细揣摩,并由此举一反三,当能提高作文水平。
康吉松,教师,现居河南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