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2期 ID: 139476

[ 王海玉 文选 ]   

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 王海玉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头戏。可是不少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叫头痛,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作为语文老师,见此情景一定会心情压抑,愁眉不展吧。但如果我们发现学生把写作文当作学习的一大乐趣,他们写作文时就喜笑颜开的话,作为语文老师,一定会倍感欣慰。同样是写作文,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这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喜欢写作文。那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呢?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鼓励并指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要让学生用笔描绘生活,要鼓励学生进入多彩的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除了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植树节,我们可以开展“为校园增添一片新绿”的活动;清明节时,可以开展“弘扬先烈精神”的活动。经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亲身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积累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大量的内容可选择,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先说后写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下先说后写。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要让他们有话能说。教师要适当引导,让学生互相说自己是如何构思的,在交流中学会写法。
   1.说题目,比新颖。为了写好文章,我们必须给文章拟定一个好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家比一比,看谁拟定的题目新颖?说说你为什么拟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多角度命题,给学生充分的习作自由,拓展习作的空间,减少习作的束缚。
   2.说开头,做到吸引人。万事开头难,有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呢?让学生结合课本、范文,结合自己的习作说说什么样的开头别人才想看呢?引导学生懂得习作开头要略写,写出简洁、有吸引力的开头。
   3.说中间,学会写具体。文章的中间是习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怎样写好中间呢?让学生结合平时的习作体会说说。让学生各抒己见,弄明白如何写具体、清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要抓住事情的经过写,抓住细节写,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等等。
   4.说结尾,让人回味。有好的开头和中间,还要有好的结尾,才算是一篇比较完美的好文章。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结尾要略写,可以照应开头,给人启发、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三.感受成功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写好作文。如果个人做事总是没有一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难免也会丧失信心,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想办法为所有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爱上写作。我们可以编写一本班级作文集,把每个学生最精彩的作文选入其中,让每个学生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我们也可以为班级设置一个作文角,粘贴学生们的作文,可以是优秀的作文,也可以是进步作文。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们的写作兴趣一定会大增,作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四.精心评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经过反反复复的推敲修改出来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精心批改学生的作文。
   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一件简单的事。他们好不容易写完一篇作文,交给老师评改,心中一定希望老师有所肯定和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要时时处处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带着一种“找宝”的心情,一种准备欣赏精彩节目的情趣去“读”学生。评价学生作文时,应以鼓励为主,使学生在对作文评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不断得到赞许,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需要。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有一颗睿智的心,给予学生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并探索写作的技巧和门路,以智慧引导学生前进。那么,在以后的作文课上,一定会看到学生灿烂如春花般的笑脸。
  
   王海玉,教师,现居山东平度。

作文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