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一词,定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绿树青山、蓝天白云、鲜花盛开、空气飘香、鸟语虫唱、水清翔、万物生长……绿色象征着生命、生机、活力、阳光、健康、可持续发展……绿色孕育着自然、人性、尊重、关爱、安全、和谐……绿色寓意着环保、生态、节能、降耗、减负、高效……
对教学而言,绿色与课堂联姻,则又赋予教学以别致且深厚的内涵,使课堂更加生动诱人、富有情感、带有乐感、具有美感。绿色课堂要做到“三个起来”:老师笑起来(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亲历学习的过程),课堂活起来(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绿色课堂要彰显“四个意”:富有“诗意”,饱含“情意”,充满“爱意”,体现“创意”。绿色课堂要构建“五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
一.构建经济合理的绿色课堂
提倡以最经济合理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绩效,也就是致力于通过研究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决摈弃陈旧落后、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向40分钟(一节课)要质量,向6小时(小学生每天在校的时间)要效率,改掉随意挤占学生休息与活动时间的陋习。绿色教学是真实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二.构建智慧机灵的绿色课堂
崇尚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等、民主、互爱的价值观中,催生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与发展性,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让学生的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一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教师应该永葆一颗童心;三是尊重生命的本真。“爱心”育人,“微笑”教学。生命的多姿多彩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差异性。优秀与落后是客观存在的,是永远不可消除的,要把落后看成是暂时的差异。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变化的;教学方式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平等和谐、充满生命情感的;课堂应是激发生命活力、启动自由天性、展现自我情思的精神交流的乐园。
三.构建持续恒远的绿色课堂
绿色教学是致力于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它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使教学双方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与品质。它充分考虑学生怎样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考虑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全面而协调地发展。精选人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视每一个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己去获取知识,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能力,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中,把自主、自觉、自信、自强化为永不枯竭的生命动力。绿色教学能够推动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与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语言习惯、反思习惯等,让学生习得一生享用的东西,真正成为自觉、自主学习的主人。
四.构建立体多元的绿色课堂
课堂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开放系统,对其评价应是立体多元的。绿色课堂是生态课堂。课堂内不仅关注师生的内在生命体验,也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外在表现。课堂目标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人格的塑造、情意品德的养成。课堂实效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灵的快意撞击、智慧的尽情释放、灵感的顿生迸发……
绿色课堂是充满诗意的课堂。绿色课堂充盈生机、活力:智慧在这里生成,知识在这里习得,感情在这里培养,习惯在这里养成,人格在这里塑造,思想在这里形成……师生共度一段难忘的生命历程。绿色课堂是洋溢着和谐的课堂。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学不再是教师独讲,不再是灌输知识,不再是专制粗暴,绿色课堂充满温情、阳光:气氛欢愉活跃,环境安全舒适,活动自由宽松,师生教学相长,同学互勉共进……师生获得一段永恒的心灵洗礼。
绿色课堂是践行理想的课堂。我们常呼“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我们常议“变革教育教学,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常念“用理想的教育去实现教育的理想”,绿色课堂崇尚的正是如此佳境。绿色课堂始终追寻着“减负增效”:现代媒体辅助,方法手段创新,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学习轻松有趣,课堂步入良性……师生共享一段美好的校园生活。绿色课堂如此美丽!我们倡导绿色课堂,更要造就绿色课堂!
王海侠,教师,现居河北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