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2期 ID: 139460

[ 魏永林 文选 ]   

试谈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 魏永林

   中学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缺乏学生熟悉的有亲身感受的写作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时,中学生思想教育中,也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生已渐入成熟,充满自尊和自信,有一定的主见和独立性,不太容易接受老师传统式的教育。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精神,我们尝试了一种把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的方法:利用作文教学的形式进行思想教育——选择学生普遍存在、熟悉、关心的问题,让他们用作文的形式进行自我调查研究,自我分析解剖,自我思索反省,自我批评教育;利用思想教育的材料进行作文教学——以学生普遍存在、熟悉、关心的问题为材料,设计成各种作文题目来进行写作训练。具体操作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确定思想教育重点
   每个学期开始,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中普遍存在或关心的问题,由语文教研组牵头,会同学校政教处和各年级主任,共同选定一两个问题作为思想教育重点,列入学校或年级的德育教育计划。例如,高一第一学期后半阶段,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学生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天天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上网,即使上课时间也要偷偷玩,还有的同学在期末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对此,老师和学校采取了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和限制手机使用等措施,都未能有效解决。于是,经过语文教研组和学校政教处共同研究决定,在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就把“解决玩手机问题”确定为高一年级的思想教育重点。
   二.设计作文题目
   以思想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写作材料,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求,设计出适当的作文题目,列入作文教学计划。例如,按照高一第二学期的写作要求,以“解决玩手机问题”为材料,我们设计了一组写作题目:记叙文片段——“用一段文字描写某学生上课玩手机时的心理、神情和动作”;小评论——“跟手机说再见”;议论文——“中学生玩手机现象之我见”;调查报告——“某班学生玩手机情况调查”。设计作文题目时要集思广益,一方面语文老师要充分酝酿,各抒己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以增强作文题目的针对性。
   三.进行作文训练
   根据作文教学的进度,安排合适的时间,采取合适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如上例中的记叙文片段、小评论和议论文,可分别要求学生在课内限时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则可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先行调查情况,积累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写作。
   四.进行作文总结讲评
   学生完成作文后,老师按照作文教学常规批阅、讨论、修改,最后由语文年级组集体分析研究,就本次作文的内容、结构、写作方法、语言、格式等进行全面的总结,形成集体备课的作文讲评教案,然后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各自进行讲评。各班选出的优秀学生作文,可以统一印发,供全年级的学生学习参考。对少数作文不合格的同学,则帮助其继续修改和提高,使其掌握该体裁作文的基本写法。
   五.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活动
   语文年级教研组将作文中流露的想法、表现的情感、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汇总,协同班主任、政教处和年级主任进行总结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或召开主题班会,或举行座谈讨论,或进行个别谈话,有针对性地分类别、按步骤地解决思想问题。对于有独到见解和普遍意义的作文,还可报送校长参阅,交学校报刊和学校网站发表,以期发挥更好的作用。
   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以来,无论是在作文教学方面,还是在思想教育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作文教学而言,由于学生对写作材料非常熟悉,有些事情正是自己的所思所见所为,因而都感到有话可说,写起来顺手,写作兴趣浓厚,也就格外认真,有些学习小组甚至自发地展开了作文竞赛,作文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明显提高。就思想教育而言,由于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中对问题作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调查、分析、反思,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种类、造成的危害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与教育者顺利沟通,形成共识,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和建议,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是:一是思想教育的材料要慎重选择,要考虑到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避免生拉硬扯,弄巧成拙;二是每学期安排一两次即可,忌滥忌乱,以免冲击正常的作文教学序列;三是每次运用都要周密计划,严格操作,不要搞成形式主义,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魏永林,教师,现居山东莱西。

试谈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