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7期 ID: 148593

[ 王新祥 文选 ]   

作文批改摭谈

◇ 王新祥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大难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虽然每次作文前教师给了提示,作文后又精批细改,再认真评讲,可效果却很差。学生拿到作文后往往只是用眼睛瞥一下成绩和评语,如果分高评语好就高兴一下,反之则沮丧不已愤而“束之高阁”、“打入冷宫”。下次作文时错别字仍是错别字,问题还是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学生对作文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俗话说:“好的文章不是单纯靠写出来的,而是靠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学生来改文章。当然,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真把作文交给学生自己去改,恐怕没有什么效果:他们会敝帚自珍,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或者是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那么,究竟如何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呢?笔者在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以学生自我修改为目的,以学生互助作文、共同提高为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了“明确要求,学生自改——分组互改,共同提高——教师评点,鼓励优秀”的三步作文批改模式。
  
  一、明确要求,学生自改
  
  在每次作文之后,教师把收上来的作文初步观看,从整体上了解本次作文的情况,再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①错别字。②病句。③标点符号。④文章的层次过渡。⑤文章的立意与选材。只有让学生在自改文章时做到字斟句酌,才能使他们在以后作文时构思更加严谨,语言更加准确,文章更加完美。
  
  二、分组互评,共同提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受知识积累所限,学生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不一定能认识清楚,而对自己的长处也同样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有人帮他指出来,好的加以发扬,不足的加以改正。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认识相似,思想上也易于沟通,因此他们更能理解同学们在写些什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师生心理距离较大而造成的评判的主观性。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在分组时要考虑到优生和差生的协调问题),并指定一名写作稍好的同学担任组长。每组四本作文,要求每人全部阅读且至少批改两本,每本作文至少有两次批改。这样,因不同的学生对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以此便增强了作文批改的客观性。这一步骤是以学生批改为主,大体上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对中学生来说,其作文鉴赏能力比较差,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阅读作文的兴趣,教给他们批改作文的方法。如教师从所有作文中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示范性修改。在具体评讲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步拓展:先看卷面与错别字,再找标点与病句,接着审查中心与材料,最后看其说理是否透彻深刻,描写是否生动形象,语言是否有文采,立意是否有创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作文批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如何才能把文章改得更好。在学生互改作文时,还要制定细致客观的评分机制,供学生参考:①卷面整洁情况(2分)。②错别字(每3个扣1分)。③病句(扣1分)。④标点符号(每3个扣1分)。⑤有明确的中心(40分)。⑥围绕中心进行选材,详略得当(15分)。⑦层次结构清楚,过渡自然(15分)。⑧表达方式恰当(10分)。⑨语言精练、流畅(10分)。⑩立意具有创新性(10分)。初学批改的学生可依条据款,逐一进行。同时要求对作者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改或提出建议;对作品中你认为好的地方画出来,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认识感受,可以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并及时与作者交流。
  第二步,随着学生批改水平的提高,每组可自己讨论并制定出要求更高的细则,并逐步脱离评分细则,将作文评语写成一段言之有理,语句流畅的文字,以逐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第三步,每组小组长交作业时负责向科代表推荐当次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评语,且推荐作品必须是四个同学公认的好作品和好评语。
  
  三、教师点评,鼓励优秀
  
  学生作文无论是自评还是互评都不一定能准确到位地评价一篇作品,这时就要求教师高屋建瓴地对学生的作品作出进一步的评点,以弥补学生在认识上的不足,纠正他们在评改中的缺点。同时对学生的评语也作出相应的评价,因为学生互评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不认真,有的不会改,有的甚至把文章改坏,如果教师不及时作出再次评价,有些误评很可能会把学生引向歧途,因此,教师的检查和再评十分重要。批得好的要加以肯定、表扬,如“评改恰如其分”、“看来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批阅水平,很不错”、“评改很中肯”等;批得不准确、不认真的及时提醒,而且用语要相对委婉,毕竟他们还只是中学生而不是评论家。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鉴赏水平。
  教师对科代表推选出来的范文要当堂评讲,让作者亲自朗读,使他在读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并借此激起大多数人的写作兴趣。不仅如此,在临近期末时,笔者还对优秀的作文批改小组、优秀作文和最佳评语予以表彰,再精选出十多篇优秀的作文和优秀评语将其打印成册后发给学生,且把其中最优秀的作文推荐给学生文学社和有关刊物。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使他们在阅读这些作文时更加广泛地积累素材。
  其实,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对教学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一番思索,找到问题的根源,再想法予以解决,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王新祥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学 225241)

作文批改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