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7期 ID: 148544

[ 羊艳 文选 ]   

绝望悲歌

◇ 羊艳

  摘 要:《源氏物语》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女子,她们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有着各自的困惑和选择,或是接受,或是拒绝,或是在接受与拒绝间矛盾挣扎。本文拟以《源氏物语》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在面对婚恋问题的心情、应对,尤其是她们的悲观态度,并探讨其中原因。
  关键词:《源氏物语》 女性 婚恋 态度
  
  一、《源氏物语》与女性婚恋心理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巨著,不仅在日本,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我国对其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该书文笔清新,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光源氏、紫姬、末摘花等等,人物性格各异,光彩夺目,令人观之难忘。它对女性心理,尤其是面对婚恋问题的女性心理精细而又复杂的描写,深深扣动了广大读者,尤其是女读者的心弦,时至今日仍然魅力不减。
  那么,《源氏物语》中的女子在面对婚恋问题时到底是什么态度呢?造成她们这些态度的,又有什么原因呢?而这些态度,又是否可以避免她们的不幸命运呢?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源氏物语》中女子婚恋态度类型
  
  综合看来,《源氏物语》中的女子们对于婚恋的态度不外乎是接受、拒绝,两者间的妥协,或是超脱态度。这也是古往今来大多数女子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所抱有的态度,所不同的是,《源氏物语》中的女子们拒绝的信号更为强烈,而且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似乎逃不掉悲剧的宿命色彩。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源氏物语》中的女子们的婚恋类型。
  (一)知情识趣的女子——欣然接受的类型
  这一类女子在《源氏物语》中虽然不多,然而也是有的。比较典型的人物有轩端荻、胧月夜、夕颜等。前者被光源氏误以为是空蝉,他发现认错人之后将错就错,诉说甜言蜜语,而轩端荻也就半推半就了,而在与源氏公子春宵一度之后,她也接受了这种关系,与源氏公子情意绵绵起来。后者胧月夜,身为右大臣的女儿,身份高贵,在宫廷赏花宴后回房,寂寞无聊的源氏公子闯入其房中后,对其诉说甜言蜜语,而胧月夜担心自己会被对方认为“不解风情”,因此没有很坚定地拒绝源氏公子。这两名女子可以说都是知情识趣之人,对于情爱抱持接受态度。然而这样的知情识趣并未能给她们带来幸福。源氏公子虽然轻易偷香得手,也觉得对方可爱,然而同时也觉得对方为人轻浮,虽然嘴里甜言蜜语,心里却看不起。对于轩端荻,他只是逢场作戏,一夜风流之后就将对方置之脑后;而胧月夜,虽与源氏公子两情相悦,但源氏心中却也觉得她轻浮,最后因为他们的关系,源氏被流放须磨,她自身也成为世间的“笑柄”,饱受压力与煎熬。可见,在《源氏物语》一书中,女子在面对男子的追求之时,采取欣然接受的态度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轻则被视为轻浮,名誉受损;重则会让人以为浪荡,成为世间的笑柄。这也正是《源氏物语》中许多女子在面对追求时犹豫不决的原因。
  (二)矛盾挣扎的女子——接受、拒绝徘徊类型
  这一类的女子情况较为复杂,同时也是《源氏物语》中大多数女子的所属类型。综观《源氏物语》一书,其在写到女子面对男子的殷勤追求时,不只一次提到:“感到十分厌烦。”“觉得非常讨厌。”她们对于男性的追求,抱有排斥、抗拒的心理——即使对方是非常出色的男子。原因是什么,紫式部在书中没有详细说明,然而那么多女性出现这种排斥心理,也说明在紫式部的意识里,这是女子面对婚恋态度的一种心理共性。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这类型的女子。
  这类女子又可以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类是开始抱着抗拒心理的,但后来却妥协了,如末摘花、玉鬘等女子。玉鬘是源氏东山再起、执掌大权之后出现的女子。她的母亲是温柔美丽的夕颜,父亲是源氏的好友(即第二回“帚木”中雨夜品评美女的头中将)。在荒僻的乡下时,她就美名远播,遭到地方权贵的逼婚;在乳母子女的保护下逃到京都,终于得到源氏庇护并被收为养女,自此之后更是声名远播,源氏、冷泉帝、萤兵部卿亲王、须黑大将以及京中的权贵子弟纷纷为之神魂颠倒,然而这样一位绝世美女,面对达官权贵们的追求并不动心,后来由于侍女的出卖,她不得不嫁给了她最厌恶的求婚者须黑大将。在与须黑同居的日子里,紫式部不止一次描述玉鬘的心态,说她忧郁苦闷,对须黑大将更是冷若冰霜,非常讨厌。然而在后面的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到她的转变。说到她在给须黑生儿育女,入宫做尚侍后成为了标准的贵夫人;在决定将女儿嫁给冷泉院时说她思念亡夫,凄然落泪。可见,玉鬘已从一开始的抗拒,变得安然于她须黑夫人的身份了,她已经妥协于她的命运了。
  还有一类矛盾女性,她们始终在接受与拒绝之中徘徊,挣扎不已。如藤壶皇后、六条妃子都是此类女子。她们一方面对于出色男子的追求怦然心动,另一方面却又心存抗拒。当然,她们抗拒的心理各异,或是由于已婚的身份,或是担心被抛弃而遭人耻笑,或是自卑等等。也就是说,她们的抗拒并非出自本心,更多的是碍于世俗的顾虑,是激情与理智的搏斗。这些女子大多也是命运悲惨。藤壶皇后一直为与源氏的孽缘懊悔不已,一国皇后出家修行,甚至死后仍担心自己的事情泄露到世人耳里;六条妃子虽然身份高贵,然而对源氏爱恨交加的心情折磨得她痛苦不堪,想要放弃,却又不忍,最终成为了令人厌恶的怨灵。
  (三)特例:超脱者与拒绝者
  无论是欣然接受,还是矛盾挣扎,可以说都是女子在面对男子的追求与婚姻时的正常反应,世间女子大抵也会选择以上分析的两种态度。然而有一些特殊的女子,却会跳到窠臼之外。这便是笔者以下要分析的特例:超脱者与拒绝者。
  紫式部在《源氏物语》里塑造了许多光彩夺目的女子形象,在这幅浓墨重彩的平安时代人物画卷中,有一类人的身影在物语中若隐若现,既置身于画卷之中,又仿佛跳脱在外,虽与源氏有所牵扯,却又似乎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冷眼旁观,笔者把她们叫做超脱者。这一类女子有花散里、朝颜等。
  花散里在物语中的存在非常稀薄,物语甚至没有仔细阐述源氏是如何与花散里邂逅的,只是在第十一回“花散里”短短的一章里提到,源氏在心情烦闷之时,去寻访花散里。物语中说道“她的三妹花散里,曾在宫中与源氏公子有过露水姻缘”[1]。仅仅是一句话,交代了源氏与花散里的交往。源氏也并没有将她放在心上,书中说道:“……对她并没有特别宠爱。”[2]即使如此,花散里仍然对源氏情深一片,一直痴痴等候。但是在之后的篇章中,她恍若隐形一般,只是偶尔被提及。在源氏飞黄腾达之后,她被接到二条院中,然而在二条院里,她更彻底成了一个符号。源氏虽然非常尊重她,对待她的方式却是偶尔与她闲谈一番,或是将孩子交给她教养。面对源氏的冷落,花散里却接受了这寂寞孤独的日子,始终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花散里在物语后期,仿若局外人一般,只是安然地在二条院一角,静静地过着她无喜无悲的日子。
  如果说花散里是在经历过伤痛之后才做到超脱的,那么朝颜斋宫却是一开始就看破了一切。朝颜身份非常高贵,是式部卿亲王的女儿,源氏也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周围的人也一直劝说她接受源氏的求爱,然而她却一直没有答应。同时她也并没有断然拒绝源氏,而是偶尔给源氏回信,维持着一种暧昧的关系。物语中没有直接说明朝颜为何拒绝源氏,只是隐约提了一些朝颜与源氏的心态。在写到源氏看似一往情深的追求之后,紫式部笔锋一转,说到朝颜的心态,说恐怕自己接受源氏的话,会被源氏看轻,将自己与一般的世俗女子等同,暴露自己的轻浮。后文还写到,朝颜暗中做好了出家的准备。这说明这位高贵的亲王之女对于爱情与婚姻早已抱着极端悲观的态度。那么,朝颜为何持有这种古怪的态度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下文源氏的剖析中找到答案。紫式部写道:“其实,源氏公子对朝颜的求爱并非一片痴情,刻骨铭心,只是因为朝颜过于冷淡的态度使他气恼,就此罢休,实在太窝囊。就他的性格而言,绝不能服输。”[3]这一番话暴露出源氏对于朝颜的追求只是出于征服的欲望。朝颜一早就看透了包括源氏在内的贵族男子的虚情假意,她冷眼旁观,心超脱在外,行为上却遵循着贵族圈的规则,知情识趣地玩着暧昧的游戏。然而她终究是超脱者,将一切虚假污浊看得太明白,因此最后她决定选择出家的道路便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然而无论花散里也好,朝颜也罢,她们虽然冰雪聪明,却是用超脱的委婉姿态来表现自己对世情的反抗。与之相反,八亲王的大女儿,物语中称之为大女公子的,却在美女如云的物语中留下了令人震撼的印记。
  熏君是光源氏名义上的儿子,他年轻英俊,地位高贵,是无数权贵眼中的乘龙快婿。然而熏君却对已经失势隐居深山的八亲王的大女公子情有独钟。面对熏君的热烈追求,八亲王乐观其成,并在临终前暗示将女儿终身托付给他。然而大女公子却始终无动于衷。书中说她是担忧一旦托付终身,却反遭抛弃,而沦为世间的笑柄。这似乎是个单薄的理由,然而她的拒绝行为却出人意料地非常坚定。面对熏君一波波的求爱攻势,她一再拒绝,然而一味的拒绝始终不是办法,面对这无法回避的局面,她在如花妙龄之际却郁郁而终。她至死也没有向世俗低头,不改初衷,坚持了她拒绝的立场。
  
  三、结语:婚恋的绝望悲歌
  
  无论《源氏物语》中的女子们在面对婚恋时是什么样的态度,接受、拒绝,或是在接受拒绝的矛盾中挣扎,乃至有看透世情的淡然超脱,似乎都避免不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即使是被世人羡慕的佳偶,集源氏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紫上,对源氏采取了极端柔顺的态度,然而她也并没有得到快乐。在物语中的平安时代,女子需要依附父亲、丈夫生活,简而言之,那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终究要依附男性生活,而一夫多妻的现实,男子走婚的形式,种种的一切造成了女子在婚姻中极为不利的地位。或是独守空闺,寂寞等候,或是遭到遗忘,或是在被玩弄之后惨遭抛弃。因此,有些聪慧敏感的女子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对男子的追求充满疑虑,饱含抗拒的情绪。然而可悲的是,无论怎么做,却仍然无法脱离悲惨的宿命。《源氏物语》中群芳云集,然而我们却又同时看到这些美丽的花朵无可避免地凄美凋落。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悄然演绎出一首首哀婉的绝望悲歌。“无可奈何花落去”,如同随风飘摇的花瓣一般,命运无法自主的女子们疑惑着,抗争着,将这悲歌演绎得越发动人。
  
  注释:
  [1][2][3][日]紫式部著,郑民钦译:《源氏物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第339页。
  参考文献:
  [1][日]紫式部著,郑民钦译.源氏物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李芒.平安朝宫廷贵族的恋情画卷——《源氏物语》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3).
  (羊艳 广西省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545007)

绝望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