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7期 ID: 148527

[ 梁佰利 文选 ]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解读

◇ 梁佰利

  摘 要: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经典的女性形象,她既有知书达理、娴静端庄、艳丽可人等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同时又具有自由平等、人格独立、追求婚恋自由的现代女性意识。虽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但从她身上,读者看到的不只是她命运的悲惨,更有她独立自强的人格,她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新女性形象。
  关键词:《金粉世家》 冷清秋 独立 自由 尊严
  
  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最具认识价值的典型人物,她生活在北洋军阀时期,身上既有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与幽静的性格,也有现代女性的意识:她追求人格平等、婚姻自由,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尊严,勇于和男权社会相抗衡。
  
  一
  
  “冷清秋”,人如其名,她孤冷清丽、娴静端庄、才气逼人。虽是一个学生,却是才女佳人,写得一手好诗;虽出身寒门,却自尊自重,摒弃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结婚前,她对豪门子弟金燕西的狂热追求冷眼视之,她原以为这样的人都是纨绔子弟,只是玩玩罢了,绝对不会对自己付出真情。可是后来金燕西的所作所为着实让她感动,特别是他创办了一个诗社,整天和那些文人吟诗作对,让冷清秋误以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上进青年,和一般的公子哥不同。再加上金燕西的穷追不舍、甜言蜜语,更让冷清秋模糊了双眼,失去了理智,最终感性战胜理性,她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这种失去理智的冲动,给他们的婚姻埋下了隐患。
  婚后不久,他们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冷清秋喜欢安静、不愿抛头露面,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而金燕西则爱热闹、喜交际,花钱如流水,整天无所事事地在外面瞎混。他的理想、他的抱负,在婚后全然消失,这样的燕西是冷清秋所不能接受的。清秋自小家境贫寒,这样的家境造就了她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所以她试图改变金燕西,希望他顾家,有上进心,能为自己谋一份正当职业,不再游手好闲。但在金燕西看来,这些都是束缚他自由的枷锁,他“啃老族”的生活过惯了,又怎么会尝试去自谋生路呢?除非他自己意识到,否则谁也无法改变。
  对生活的不同认识,使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这时已有孩子的冷清秋没有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对丈夫的所作所为听之认之,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和他进行对抗,极力改变丈夫的堕落思想。
  
  二
  
  金家衰败了,而此时的金燕西却依然没有觉悟,甚至背叛了他们的誓言、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为了继续他的荣华富贵,他抛妻弃子,去追求高官的妹妹白秀珠。对于这样的背叛,冷清秋没有忍气吞声、坚持所谓的妇德妇道,她毅然带着孩子离开了。爱情没了,也就没有必要再维持这个所谓的家了,她走得毫不犹豫、走得毅然决然。而金燕西的举动最后也以凄惨告终:金家败落了,白秀珠拒绝他去了德国,失去了生活保障的金燕西,最后也只能离开了。
  正是由于冷清秋的这种独立人格,以及她对人格尊严的看重,使他们的婚姻从甜美走向了尽头。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金燕西回家收拾完东西要走,冷清秋从身后冰冷地喊了一句:“站住!你去哪儿?是去德国吗?”金燕西答道:“是。”“是和白小姐一起去吗?”答:“是。”冷清秋随即从她手上拿下结婚戒指,扔到地上愤恨地说:“把这个带走!”金燕西上下打量着她,略带嘲笑地问:“只有这个吗?”“我身上还有什么是你的?”金燕西愤怒地把她拽到镜子前,让她对着镜子,问道:“你好好看看,你身上有哪一样东西不是金家的!看呀!”对于这一幕,性格刚烈的冷清秋又怎能忍受,她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于是她丢掉了所有“属于金家的东西”,独自一人搬到阁楼上去住。最后,随着一场意外大火的发生,她永远地离开了金家。其实冷清秋对金燕西是有感情的,但是她所看到的金燕西是和其他的公子哥一样纨绔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的纯真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金燕西也说过这样的话:“除了清秋,我这辈子没爱过别的女人。”其实他也很苦恼,为什么清秋就不理解他呢?“我的爱就摆在你面前,你为什么就体会不到?”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要问了,既然这样,那金燕西对冷清秋说的那些狠话又做何解释?笔者只能这样说:一个被气得发狂的人说的话是不能当真的,那些只能看做是他的赌气之语。试想一下,如果当冷清秋发现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时,能够放下她的尊严,去理解他、鼓励他,尽力弥补这段感情的话,也许他们的家就不至于散掉。但冷清秋就是冷清秋,她与生俱来的性格谁也无法改变。
  
  三
  
  冷清秋婚姻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爱过,她抛弃了门第观念和金燕西轰轰烈烈地爱了一场。在这场婚姻里,她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低人一等而自卑。在总理府这个豪门大家族里她依然不卑不亢,抬着她高傲的头颅。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大家庭里,人际关系是很难维持的,但她却总能妥帖地处理好,颇受婆婆的疼爱、姐姐们的喜欢。她更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她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过她幽静淡雅的生活。同时,她也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的职责,努力地做着一个称职的贤内助。
  有些评论家说《金粉世家》是国民时期的《红楼梦》。不错,冷清秋和林黛玉同是才华出众、艳丽过人、有着传统女性的优良道德和幽静的性格。但她们又不同:林黛玉的封建思想浓重,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害怕各种舆论,始终用她的高傲保护着自己,当爱情即将终结时,她什么也不敢做,以至忧思成疾;而冷清秋则不同,她有她的理性思索,她为追求自己的爱情敢于打破封建门第的枷锁,结婚后她也没有因情而迷失自己、尽享荣华富贵,依然坚持看书、写诗,始终坚持她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被任何人左右。当爱情走到尽头,她毅然地选择了离开,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倚靠任何人,从这一点上更加体现出现代女性经济独立的思想意识。
  张恨水用他独特的笔调塑造了冷清秋这一女性形象。虽然她经历坎坷、婚姻不幸,但是读者看到、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她身上那种独立自主、思想深厚、性格坚韧、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新女性意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1]胡红.论冷清秋的现代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
  [2]王少栋.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马藜,王美丽.妥协与反叛:《金粉世家》中女性命运与女性现代意识的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1).
  [4]温奉桥.张恨水与中国文化现代化[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7).
  
  (梁佰利 黑龙江省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152000)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