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7期 ID: 148558

[ 刘广振 文选 ]   

个性

◇ 刘广振

  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均分在45分左右,主要原因是考生的作文内容停留于表面,千篇一律,没有新意,缺乏个性,不是自己内心的真情流露,当然不可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作文应“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是多数学生的头痛病,作文个性化则是突破这一瓶颈的金钥匙。只有富有个性化的充满创造力的思维,才能使作文获得持续发展。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
  
  一、优化作文教学资源,彰显系统性、自主性
  
  1.整合作文文本教学系统
  现行江苏高中作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套。必修是在语文必修教材每个模块后设置写作训练,由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组成。选修是一本系统作文教材。对于必修教材,一般是让学生在每周写作课上练习。选修教材有的整体训练,有的选择性训练,运用较为混乱,再加上有的必修作文模块和前面文章阅读文本联系太大,突出了阅读体会表达,但对于作文系统训练不利;而选修太独立,和文本没什么联系,因此两者应整合优化。教师可以借鉴必修阅读文本模块设置,在每个学段配备一套和必修阅读模块有联系的独立作文教材。作文教材虽和必修阅读模块有联系,但突出其独立性和系统性,在作文模块中注重抒写真情,展现真我,不再是阅读文本的附庸。反之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容易使许多学生作文思维受到阅读文本的束缚,从而缺乏自我个性创造。
  2.拓展多种作文资源
  作文资源不仅包括文本,还包括现实生活。应让学生在文本基础上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走进作文课堂,能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学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体验,才能让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和阅读文本融合,他们的作文才能既具有鲜活的生活源泉,蓬勃的个性生命,又富有独特的表达角度,在别人的脚步前再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二、活化作文课堂教学,关注作文个性化思维的生成过程
  
  1.作文课堂训练形式要多样,留给学生发展空间
  作文是学生自我心声的表达,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怎样表达的指导者。不应是教师设置单一的作文文题活动来束缚学生的心灵创造,作文活动应是开放的,能够给学生更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以表达情感。教师应结合各学段和现实生活的实际灵活设计作文教学内容,有时让学生参加设计训练形式,可以是文字写作、演讲、辩论、报告、主题论坛等。
  2.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要灵活多变,以构建个性化作文平台
  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个体的作文表达需求为目标的多变模式:既可以仿写,也可以拟写,还可以合作构思;既可以笔端表达,也可以口头阐述。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主导作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的审题构思创造中去,才能在写作中激发写作欲望,碰撞出灵动的思想火花,形成作文个性化思维模式。“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2]所以教学模式要变、要活,符合学情,关注学生个性思维创新过程,才能使作文课堂成为展现学生自我心声的平台。
  3.作文教学因人而异分层指导,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经验要全面了解,要针对不同作文经验的个体实施因人分层指导。例如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模块的写作实践是题目自拟,体裁有信、诗、散文。教师指导时根据学生对于自我选择的文体不同、内容不同,同质分组。指导写信的学生注重信的格式,写诗的注重诗的形式变化,写散文的注重散文的情感表达。不同组合指导侧重点不同,这样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才能有兴趣,才可能写好。
  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审题、立意、构思、表达的整体流程,对学生所产生的创新性灵感火花予以关注,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它,并以之为个性化特点展示自我。不同学生思维创新点不同,指导方式方法也相应变化。只有时时关注写作思维创造过程才能使学生写出富有个体特色的作品。
  
  三、构建发展性作文评价,体现个性化和多元化
  
  作文的评价对象应以个性化为中心,评价应具有过程性、发展性。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设立档案袋,评价时不仅要与相应的作文教学阶段目标联系,还应与学生的自我作文经验、思维特点相结合,重视思维整体和独特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例如长春市高中学生谷阳2001年出版作文集《不及格》,收录了被老师评为“不及格”的作文,但在文中我们会欣赏到她抒发真情而凸显出来的个性,会感受到她叙写自我而跳荡着的思想火花,所以受到阿城、邓刚、梁小斌等作家的称赞。而她在此前发表出版过小说《丛林日记》《丛林隐藏的秘密》,为什么作文却遭遇这么多的“不及格”?这恐怕是教师评价时没有关注作文形成过程,没有关注学生个性作文思维整体的现实表现。
  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既要有教师、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家长、社会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能展示自我情感的作文定期和家长交流,也可以借助文学社、报刊等媒体发表,举办学生作文展,让家长、社会积极参与评价。
  总之,教师应把作文教材、课堂、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整合资源,活化课堂,重视评价,关注学生作文的发展过程,系统、灵活地进行作文训练,凸显学生个体的思维创造,才能创造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实现学生写作的质的飞跃。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清]李渔著,杜书瀛校勘注释:《闲情偶寄·窥词管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广振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221300)

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