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2期 ID: 148939

[ 张国强 文选 ]   

多媒体语文教学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 张国强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其突出的作用,但是就像科学是把“双刃剑”一样,多媒体教学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语文教学的课本意识等方面谈谈多媒体语文教学中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 课本意识 情感交流 主体性
  
  最新编写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其辅助器材,装配多媒体教室等,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显得日趋重要。的确,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由于多媒体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像等于一身的功能,因此它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得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节语文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得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上语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不应忽视课本
  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本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语言阅读为主,通过阅读品味课本语言文字的美,进而掌握文学作品的思想精髓和人文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对课文进行范读,学生也不对文章朗读品味,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图文兼备的课件范读,语文课的语文魅力究竟还有多少?古人尚且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难道我们因为有了多媒体,就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全盘否定了吗?其实,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媒体,有时候它是只可“意会”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就有可能冲击语文教育的本体,因此,在多媒体语文教学时,不能“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然而,眼下一些语文课堂,多媒体课件却成了主体,课文的内容多用多媒体手段来呈现,学生眼睛盯着屏幕,思维跟着教师的操作而变化,学生的语文课本成了摆设,这样的语文教学方式怎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多媒体课件虽说是图文并茂、声色俱全,但如果它剥夺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深刻领会、理解课文的权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还不如不用多媒体来演示课文。
  二、多媒体教学不能影响师生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之外,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有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句暗示性的激励,远比教师给他的任何知识要深远得多,这也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而今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盯着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思考着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这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反倒被忽视了,复杂的多媒体“统治”了课堂,师生间的人际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这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其实,语文教学也应该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如果过分强调“人机对话”而忽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之中,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实阅读所带来的“知书达理”的效果,才能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三、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与学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随时产生交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因此,一切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得到全面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这也正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集中体现。多媒体教学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面,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优越得多,也更容易实现学生求知过程的“主动化”。可是,现在的一些多媒体课件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课堂教学也是按照事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可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着很多变化的因素,一旦变化出现,教学课件的格式化无法适应,教学也就无法进行变通。比如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学生的回答比课件上的答案精彩,而这精彩的回答又无法用多媒体来呈现,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动脑而只等屏幕上的答案了。甚至在有些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的丰富生动性被多媒体课件详尽设制的精美画面、美妙的音乐,以及被层层化解的毫无难度的难点所替代,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不必进行艰苦主动的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接受”知识,如果这样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反而会削弱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能力。如此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多媒体教学,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学。
  任何技术都应该为人服务,而不能用新技术束缚人的手脚,使人沦为新技术的奴隶。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可取的,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并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创造出一片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新天地。
  
  (张国强 河南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471000)

多媒体语文教学应避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