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研究,分别阐述了临摹法、入境法、实践法教学的内涵。通过临摹法教学,使学生模仿范文写作,强化概念、熟化格式、规范文字、启迪思路;掌握显性和隐性结构模式,掌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内在逻辑,促进学生“循格”阅读,强化对财经应用文内容结构的认识;规范撰稿思路,“循格”快速写作。通过入境法教学,使学生抓住生活契机,创造写作意境,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情与景相交融的效果。通过实践法教学,组织学生把社会调查得到的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财经应用文教学贯彻“三步教学法”,能够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做到以学生为本,使教与学高度统一。“三步教学法”对指导大学生撰写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财经应用文,提高大学生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经写作 教学 教法 改革
长期以来,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一般都是以范文为例,从研究文本出发,归纳文章的构成要素,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和语体特点。以文为本的教学方法,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忽略了应用文写作的社会背景和实用价值。这就导致了写作理论脱离写作实践、写作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结果,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呈现出封闭化、单一化和形式化的现象。为了改革写作教学,我们编写了《财经写作学》教材,在教学中实施“扶着走——领着走——放手走”三步训练法,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重点,突出了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导作用和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其由“知识学习型”到“社会应用型”的角色转换。
财经类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三步教学法为临摹法、入境法、实践法。
一、临摹法
财经写作中的文体大多具有一定的写作程式。学生在写作训练时,面对复杂的素材,不知如何处理,在此情况下,运用临摹法进行写作教学可以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临摹法,就是模仿规范的例文进行写作训练,恰如书法中的临摹是创作的基础工程。临摹法教学能够强化概念、熟化格式、规范文字、启迪思维;临摹中孕育着创造,为创造性写作奠定基础。
(一)财经应用文基本内容模块的排序基于财经应用文内在的逻辑
1.财经应用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是一种完全式模式
“依据”是写财经应用文的理由、根据,为财经应用文写作的出发点,按逻辑关系,应排在首位。“目的”是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些作财经应用文的考虑,表明动机,得以依据为前提,必须在依据之后。“事项”之后需要进一步强调、提示,或为落实具体的做法而发出号召等,这些针对事项而提的意见性“要求”,只能排在事项之后的文末。根据以上的分析,可构成以下模块:
依据 目的 文种承启语 事项 要求
2.财经应用文正文基本内容隐性结构模式
财经应用文实际使用时,常常可省略部分结构模块。隐去了部分结构模块的财经应用文结构模式,定义为“财经应用文正文基本内容隐性结构模式”。
基本内容结构模块隐去,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利于突现主旨;第二,必须适应文种特点;第三,一定服从内容表达需要;第四,语言简明精练。在财经应用文五个基本模块之中,事项是一定不能省略的。单一模块模式,即惟一不能省略的模块——事项。
(二)财经应用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隐性结构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循格”阅读,深化对财经应用文内容结构的认识
将财经应用文结构模块与所读的例文内容结构进行对比,找出相同处和相异处,使较被动和较混沌的阅读,变成有格可循、积极主动的学习性阅读。
2.有利于规范撰稿思路,“循格”快速写作,促进写作训练在以下两方面的改进
一是将整篇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改进为:第一步进行各单项模块的写作训练,第二步进行组合式整体财经应用文写作训练。
二是将谋篇布局思路变成规范性较强的撰稿思路,在写作每一篇财经应用文之前,都对显性结构模式的五个模块先作全面考虑,然后再隐去某些模块,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够较快循格写出理想的财经应用文。
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教育学生确立财经应用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意识,组织学生自觉利用财经应用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思路进行财经应用文“套读”和“套写”,为掌握财经应用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模仿中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消化,指导学生把写作知识融会于写作训练之中。总之,让学生从模仿中学到财经写作的基本方法,掌握财经写作上的规律,从而收到预想的效果。
二、入境法
入境法是指教师注重抓取生活中突现的时机,给学生创造一个写作财经应用文的情境。这种情境是指客观生活与主观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在教学中,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及对学生的教学思路;境是客观范畴,是指生活中突现的机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要达到情境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会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谓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1]。
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主要是指抓取生活中突现的机遇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亲临其境,写出相应的财经应用文。如果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一味坚持先讲写作理论,后进行写作训练,势必会使学生思路狭窄,思维僵化。如果从生活中截取实例就会新鲜活泼具有生机,这样学生们写起来才会充满兴趣。采用结合场景实际进行写作的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地调整和安排写作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就是把课本和讲义中的案例和工作中的实例结合起来导练,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力求练习源于“应需”,随时作文,随处作文。例如在讲授“报告”课程内容时,给学生布置一个选举班长的任务:即在设岗申报、竞争演讲和群众民主测评的基础上,选举班长,让每个学生都写一份竞选报告。寓一种欲望、一种真情,学生写出的内容必然情真意切,合情合理,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实践法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写作财经应用文的难点主要在于缺乏写作素材,或难以组织已有材料。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把视野开拓到社会,向社会要写作素材,将调查的社会材料加以整理、综合、分析、处理,以此培养学生的洞悉力、想象力。学生们通过实践,占有第一手材料,通过一系列辅导教学后,学生经历调查积累资料、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写作、实践检验的过程,激发起写作热情,写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三步教学方法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从而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大学生撰写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要转变以文为本的倾向,确立以学生为重点的教学宗旨,突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思维主导作用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这就必须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未来工作中承担的角色面向社会,建立写作实践基地,加强写作实践,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全面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及发展状况,认识本课程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把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规律,力争实现由“知识型”到“应用型”的转换,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财经应用文写作人才。
综上所述,可以把上面的财经类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概括为“三步三格”的教学法。即把写作课的过程分成三步:第一步是在教室写作教学,在模拟案例中,指导学生“入格”,使其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公务文书、财经专业文书、经济研究文章等写作模块要领,做到“形似”;在校园里的写作活动为第二步,在借鉴实例中,导引学生“合格”,把三个写作模块内化为实用写作能力,积极主动参加与写作相关的社团、协会,学以致用,达到“神似”;在社会实践中的写作活动为第三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有针对性地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专项写作实习,力求“破格”,有所创新,写出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应用型文章。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应需写作”的积极性,学用结合,既可以实现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又能显示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注释:
[1]黄南珊,李倩:《论王夫之的情景合一论》,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26-28页。
参考文献:
[1]黄南珊,李倩.论王夫之的情景合一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0,(2):26-28.
[2]丁进.财经写作训练教程[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5.
[3]俞纪东.经济写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7):44-51.
[4]霍焕民.应用写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78-86.
[5]杨文丰.实用经济文书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32.
[6]丁进.财经写作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7):2-9.
(李艳敏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23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