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黛玉进贾府》从多个方面塑造了三个主要人物,只有准确地从这些方面进行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鲜活的语言、动作描写,让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善于机变逢迎跃然纸上,而精美的服饰描写则突出了她的贵气,强调了她在贾府的地位和身份,对于人物塑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 王熙凤 服饰 贵气 俗气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真实而又艺术性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贵胄子弟出身的曹雪芹在书中不仅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更因在书中描写了很多反映封建社会面貌的建筑、饮食、服饰、风俗等,使得《红楼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因精巧的构思、细腻的语言、精准的人物描写,多年来一直是语文课本的保留课目,尤其是对三个重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是理解这部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基础。
小说的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只有从这些方面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作为掌有贾府权势的王熙凤,作者对她的塑造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从人物刚出场就花费了大量笔墨,尤其是在服饰方面,这一点只有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可与之相比。
王熙凤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惊艳,“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教学参考书中对这段服饰描写的理解是:“在服饰方面,作者选取头饰、裙饰和服装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暗示了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公允,尤其是仅从出场服饰和装束的描写就判定王熙凤的“贪婪与俗气”,可能会导致学生分析人物性格时过于教条化,太注重批判性,显得死板,而忽略了文学的审美。同时教参中提到的“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可能会造成学生狭隘片面的理解。一个人装扮得珠光宝气并不能说明其内心的贪婪与俗气,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雍容华贵是一种美,清淡朴素也是一种美,不能简单地将作者表现不同人物的审美差异上升到人品优劣的高度。小说中薛宝钗的审美可说是清淡朴素的代表,她的家常衣服是“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第八回),薛母说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第七回),居室是“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第四十回),作海棠诗“淡极始知花更艳”(第三十七回),她的审美倾向是淡雅内敛的,但如果像分析王熙凤一样,仅凭此说明薛宝钗内心高洁、朴实无华,恐怕也欠妥。
书中另一个出场时即在服饰方面获得如此多描写的人是贾宝玉,作者对他的描绘是“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换装后是“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其珍贵华美的细致程度和王熙凤不相上下,身为男孩子的贾宝玉虽不会佩戴过多的珠宝,服饰的精美华贵在荣府却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对他的评价也并没有“贪婪与俗气”之说。
因此笔者认为人物品性和审美没有关系,不能仅凭王熙凤的打扮就断定她“贪婪与俗气”,尽管她在后文的塑造中确实是一个对金钱和权势贪婪的女子。至于“俗气”更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珠光宝气是一种俗,有人认为大俗即大雅,而贪财和俗气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一般而言,小说中作者铺陈描写的人物往往是主要人物。林黛玉来到贾府这样的新环境,以她的观察角度所看到的正是作者希望带领读者看到的东西,她眼中的主次正是作者心目中的主次。贾府人物众多,从贾母到三春,都在小说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如何才能突出作为核心人物之一的王熙凤呢?作者只有花费比别人更多的笔墨,帮助读者观察得更细致,才能强调其重要性。小说不止一处写到其他小姐奶奶们的衣裙也是精致华美,只不过因为曹雪芹对王熙凤出场描绘的细致程度超过他人,因此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对王熙凤这段服饰描写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突出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身为掌有贾府权势的人物,如果王熙凤的装扮朴素,会客时只穿着普通衣裳,不仅不符合事实,也会显得有失身份。袭人回家探亲,王熙凤因其有别于其他丫鬟的身份,特意赏了件衣服,以显示贾府的气派。丫鬟尚且如此,何况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年轻少奶奶?她的钗环裙袄必定是府里高等级的,穿戴得华贵也理所当然。后文中也不止一次对王熙凤的华服有过描绘,“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第六回)
二、强调文学的审美性。《红楼梦》是文学的,文学是审美的。如果只从思想性而不从艺术性的角度读《红楼梦》,会大大降低这部小说的欣赏性。王熙凤的装扮和其“凤辣子”的性格,高调、华丽、炙手可热的权势是很匹配的。她的珠宝,从头上的钗到身上的佩玉,穿戴都是恰到好处,品质上乘,并不显出满身都是珠翠的暴发户气质。衣服描写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上袄下裙,外罩一件长褂,其工艺的细致、衣裙的华美符合人物身份和拥有的财富。从服饰整体搭配看,颜色丰富多彩但并不杂乱,整体以显得高贵华丽的大红色为主,辅以豆绿、石青、翡翠色协调色彩,同时用缕金百蝶穿花、五彩刻丝、撒花作为图案和点缀,在细节方面将这种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与贵族少奶奶的身份十分相符。而贾宝玉的服饰也是以红色为主,以石青、青缎和松绿协调色彩,二色金百蝶、起花、撒花等作为装饰,与王熙凤的服饰在颜色、做工、图案搭配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贾府里,宝凤二人,一个是最受宠爱最尊贵的少爷,一个是掌管家里大权的少奶奶,作者对他们的服饰用了相似的笔墨描写,其用意也不言而喻。“这段服饰描写涵盖着从头饰到衣着的整体描写,丰富之及,美轮美奂。具有美人一般模样的王熙凤粉光脂艳,彩绣辉煌,这身装束,使人物充满富贵气质,显赫地位。”[1]
三、小说整体谋篇布局的需要。林黛玉在初进贾府时,看到“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从小说结构考虑需要一个人(女性)在外形上代表贾府这样一个贵族家庭的身份,这个人必须有良好的外形——年轻漂亮,也必须有相应的地位,有与之相符的气质。小姐们尚未出阁,审美以贞静淡雅为上,已婚妇女中,李纨年轻守寡,贾母和邢王二夫人年纪较大,此时王熙凤便成为了唯一合适的人选,对她浓墨重彩的描绘仿佛一笔明亮的颜色,顿时使一个泼辣、富贵、得势的少奶奶形象跃然纸上,鲜活动人,使所有人物之间真正做到“相映而不相犯”。
因此在欣赏小说时,不能简单地形容人物品性和审美之间的关系。美有雅俗,但只要是美的,就没有高下之分。王熙凤因为其在贾府中重要的地位,言行举止应处处透露出权势和富贵,服饰作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部分,必然要体现与身份相符的贵气。对其服饰光彩夺目的描写,也正是作者曹雪芹现实中特有的生活经历和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注释:
[1]欧阳艳娥,尹德燕:《<红楼梦>人物服饰浅析》,科技信息,2009年,第32期。
参考文献:
[1]欧阳艳娥,尹德燕.《红楼梦》人物服饰浅析[J].科技信息,2009,(32).
[2]蒋苏苓.《红楼梦》中服饰文化的艺术内涵[J].科技信息,2009,(14).
[3]李泽静.从《红楼梦》中看清乾隆时期上层社会的服饰文化[J].名作欣赏,2010,(4).
[4]司真真.论《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与地位[J].名作欣赏,2009,(20).
(徐静碧 江苏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