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2期 ID: 148943

[ 曹爽 文选 ]   

浅析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

◇ 曹爽

  摘 要: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专业按需施教,将课堂扩至生活中。
  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写作 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区别为高职重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常用应用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然而,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问题,现笔者提出些许拙见。
  一、应用文写作的课堂现状
  目前,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相对枯燥,缺乏针对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是一味地被动听讲,导致学生兴趣低、课堂纪律差,写作应用文语体理解模糊,格式混淆,作业抄袭现象严重,教学效果不佳。
  二、原因探究
  (一)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高校扩招,家长纷纷要求子女参加高考,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又因为高职院校为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因此学生们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据统计,笔者所在的商业管理系学生平均分数不足满分的一半,普遍来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较差,语言应用能力不强,书面表达能力差而且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参差不齐。
  (二)对应用文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
  据笔者对所在院校学生的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专业课喜爱有加,认为那是他们未来的谋生依据,可对于应用文写作课却持有偏见,认为自己已经学习十多年的语文了,应用文无非就是请假条、计划、总结、通知这样的文体,学不学习无所谓,反正对工作影响不大,必要时可以在网上搜索,只需修完学分就可以了。
  (三)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的高职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强调有余,但正确引导不足。由于语文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就业市场调研,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显得单一,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教学,将应用文的写作理论、格式规范灌输给学生,学生兴趣低下,不能正确认清学习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导致形成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局面。
  三、解决的方法
  (一)更新观念,夯实基础
  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中,教师应具备创造能力,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必须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走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为创新型教师要因材施教,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吸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新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尽管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弱,但是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制订了语文基础素质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体包括每周2学时的汉字书写练习,2学时的文章阅读训练,老师与学生轮流讲解,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
  (二)指明方向,提高认识
  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学习应用文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应用文打交道:求职面试时使用自荐信、个人简历是重要的环节;入职时工作单位要与员工签订合同,入职之后计划、总结又是每一位职场人士的必修课;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时会使用请示、报告,当你跳槽时又会使用到辞职信,这样学生们会对应用文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了解,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针对专业,按需施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明确提出“基础课要针对高职高专特点,注重与后期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进行相关专业岗位调研,制订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相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循序渐进,分清层次,制定知识的掌握级别,从基础知识入手。应用文写作书籍中的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注意合理取舍,可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提出合理建议。例如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为地勤人员,对交际文书应重点了解,而行政公文与其专业联系甚少,可略作介绍,使学生掌握行政公文的基本理论即可;而文秘专业的学生需要对行政公文有较深的认识,并牢固掌握行政公文的相关知识;对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对经济应用文重点介绍。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任务驱动法
  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调查报告时,给学生布置关于消费、读书问题的调查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不仅消除了学习中的疑虑,又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点,可谓一举两得。
  2.变单一学习为团队学习——小组合作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依照学习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组,分成5—7人不等的小组,小组中强调同中存异,学习成绩相同但性格各异的为一组,既有学习的共同经历,又可以锻炼学生接纳他人的意识,小组成员轮流阐述观点,合作探究,独立书写应用文,成员间互相检查,教师批改,这样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变一种文体讲解为几种文体比较——比较教学法
  教师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区别几种应用文文种的差异,避免混淆。例如通过对比行政公文中的请示、报告,了解事前行文与事后行文的异同;通过经济文书中广告与说明书的比较,可以得知广告与说明书的目的、表现手法明显不同;通过事务文书中计划与总结的对比,学生对事情的先后发生会有清晰的认识。
  (五)联系生活,讲练结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外,开展课外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进行征文比赛,撰写新闻稿,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寻找与社会实践的关联点,在实践中,教师应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练笔。例如:在学期初和学期末时分别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进行学习总结;在感恩节来临之际,给父母写一封信;在“七一”来临之际,指导学生写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书;另外在顶岗实习中指导学生书写实习报告,并在班级中进行评比;组织学生组成文学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成立应用文论坛,并展出优秀作品,这些实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品妍.高职学生应用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3.
  [2]张红梅.五年制高职应用写作学习中的抵触情绪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5.
  [3]蔡虹.浅析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曹爽 沈阳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110164)

浅析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