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哲理性强、语言清新,它们是从浩繁的古诗中精选出来的艺术瑰宝,学好这部分有利于我们传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但古诗的抽象概括、凝练含蓄却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些困难。在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术魅力,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充满情趣,让诗情画意立体地凸现在课堂中,形成学生学习古诗的内驱力,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讲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在学生进入教室前便可打开计算机,播放旋律优美的乐曲,上课时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教师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使其感受白诗明快、清新的风格,陶醉于教师预设的诗情意境之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知识和背景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的优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每教一首古诗,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诗人生平、时代背景、古人和今人的点评、诗歌涉及的人和物、出典和诗体介绍等相关资料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悲愤满怀,或慷慨激昂,可因历史久远,写作背景复杂,学生不易体会作者含而不露的感情,以致于把握不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而运用录像教学提供相关的历史信息,可以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写作背景,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排除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与古诗作者产生共鸣的大障碍,由此化解难点,由浅入深,在原有基础上使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诗画合一赏意境
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古诗教学中,如果仅仅抓住了“言”——诗句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就忽视了诗歌的“意”——诗歌的精华所在。因此,领会、欣赏诗歌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教学中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不受时空限制、表现手法多样的特点,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不知不觉地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深入理解诗意,挖掘古诗意境,最终受到思想教育。
杜牧的《泊秦淮》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边以及水边的沙滩上,这样的画面一出示,学生就顿生寒意,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感受到了作者始终流露出的悲凉之情以及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学审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等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着古典乐曲,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感受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在诵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时,配以《离别曲》这段舒缓、低沉的旋律,进一步烘托出朋友离别时情深意重的情感,从而强有力地感染学生,使其能够体味诗歌的情感,真正达到以其之情、动己之心的目的。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艺术感染记诗文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对古诗的多种赏读记忆方法。古诗有它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诵读方法,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后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计算辅助教学的一些软件,可以提供类似于歌曲卡拉OK的方法,有选择地录入不同朗读风格的老师的朗读,配上或舒缓委婉、或急骤慷慨的音乐,并在屏幕画面上以醒目的颜色、线条和符号,映衬出诗句的诵读节奏。借助这些导读方法,学生便能较好地把握吟诵的节奏,模仿字正腔圆的韵味,寻找艺术的享受。在每次诵读前后,还可以放一下著名音乐家姜家锵等人的古诗词独唱OK带,这那样就可以更好地渲染、创设一种美妙的艺术氛围和情景。学生们在如此强烈的艺术氛围中,或吟诵,或歌咏,能不深受感悟?能不记忆深刻?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练应用
在学完每首古诗之后,教师应注意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提供多种巩固应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进行选择、创新,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解完《春望》这首诗后,可分层分级设计多种实践应用题:背一背古诗,画一画诗中的景物,讲一讲有关的故事,演一演大诗人,唱一唱谱了曲的古诗……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有利的条件:给背诗和表演的学生配乐;给画画的学生投影;给讲故事和唱歌的学生录音等等。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展示方式,小画家、小歌唱家、小诗人、故事大王就会纷纷涌现出来了。学生不仅对诗歌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学习主体的作用也得到了最大发挥。
(屈丽坤 河北省宁晋县大杨庄中学 05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