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2期 ID: 148937

[ 李允 文选 ]   

用知识和耐心来点燃你的教学智慧

◇ 李允

  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塑造新一代,教师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笔者有机会深入职业教育,深刻认识到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对职业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一、及时补充知识储备
  职校的学生在进校前大多数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所谓“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如果你没有重视这一点,那么在你今后的教学中这会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很大的障碍;再加上好多学生并不是自愿来的,他们带着情绪、带着压力入校,无法放下心中的不快去投入地学习。这两个原因使许多职校生在上课的时候,很难长时间地坚持认真听讲,还会扰乱课堂纪律:说话,摇头晃脑的听音乐,忘情处还唱出声来,从这个位子窜到那个位子等等,这不仅会影响其他想学习的同学听课,也会扰乱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所以我们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长时间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笔者认为,要抓住他们的心理需要,讲时下社会的热点(他们虽然不喜欢课本知识,但他们很关注社会),讲他们爱听的,讲对他们有用的,有必要的话也可以抛开正在讲的而他们不喜欢听的内容,让他们去讨论一下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话题,如果他们找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与这话题的联系点那就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历,而面对所发生的事情,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情感、经验自由地投注进去。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所谓的解读。在这个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或改变自己。要做到这点,教师要关注社会,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尤其要考虑现代学生的心理、所处的环境。职业学校的教师更要具有丰富、渊博的知识,这其中当然包括要与时俱进,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临危不乱,调动一切可以调节氛围的储备,对症下药,适时适事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职校的学生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习氛围不浓,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全归咎于学生,笔者认为,这和教师没有给他们创造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分不开的。虽然他们在平时容易对学习产生倦怠的情绪,但在考试前一点也不含糊,读书的声音比平时响亮多了,而且很入境;希望老师给更长的时间准备。考的过程很是紧张,这从后来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有的说感觉掌握得很熟练了,结果上场就忘了不少;有的没及格的问还能不能再给一次机会;有的说觉得没发挥应有的水平……所有这些都说明他们是很在乎的,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针对上述的情况,假如教者能时不时地给学生加加压,上课时用他们在乎的、紧张的话题去吸引其注意力,那么我们的课要容易得多。笔者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尝试:检查背书可以提高其基础能力,而且经典的东西背得多了,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果有适合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动手去画画(笔者带装潢与动漫两个专业的语文课),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其专业技能;设置一些探究类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及时地把握他们思考的动向,引导其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防止其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走极端;也可设置能与时下社会动向相关的拓展题型,让他们感到用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以体现教育的最起码的功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种考核方法可以不必拘时运用,当然教师一开始就要和学生做好沟通,将要怎样合成对他最后的总评。相信有了紧张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大有改观。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职校的学生心理好像更脆弱,他们或多或少地被贴了标签。其实,曾经的他们有很多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优秀孩子,为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这极有可能是教师某一次的语言行为深深刺激了他们,而教师们又没有足够重视、及时纠正,导致他们长时间生活在这阴影之下,并不自觉地朝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一辈子。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谨言慎行。职校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一方面被社会上各种诱惑刺激着,一方面又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在表面强大和内心自卑中纠结着,长期生活在被挤压的环境之中,他们形成了仇视一切说教的性格。不教他们的教师,学生或许还能与其好好地说几句话,可一旦教了他,他对教者也就失去了好感,这种对立一触即发。他们这种性格中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即容易用极端的方法来标榜自己的个性。
  作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出现了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而教师在制止与管教的过程中方法策略不当,就会出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假如我们要一味地给学生铆住劲的话,不仅会使学生反感,还有可能会引起其他类似性格的学生的反感,如此一节课若有几个学生这样,教者会觉得上课很没劲,甚至成了一种煎熬,更不要说享受职业带来的乐趣了,就是连最起码的好心情都没了。所以了解他们的现状,在处理这类违纪事件时,多一点耐心,切忌将矛盾激化。其实,这些学生同样具有爱心,有很多时候和他们一起坐公交车,笔者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能主动起来给老弱残孕让座,只不过他们处于是非曲直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偶尔有走偏道的时候。俗话说“文火慢炖方能烂肉”,所以一定要用我们的冷静、耐心去浇灭学生的急火,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可能这条路会坎坷曲折,但我们不是常教育学生“选择了前方,就是风雨也要兼程”嘛,为什么到自己身上就用不上了?相信在处理这类事件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了教师就更意味着要付出,有可能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付出,这是职业,也是事业,只有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才能将自己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李允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221004)

用知识和耐心来点燃你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