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份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名城与我”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分四个阶段:了解名城——查一查,介绍名城——说一说,设计名城——想一想,建设名城——做一做。
第一阶段:了解名城——查一查
三月份,在阅读课上,我带领五年级学生学习了文章《泉城济南》,让学生知道了称济南为泉城的原因,也学习了文章由总到分的叙述方法。
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上网、看书、咨询等途径了解我国乃至世界名城享誉的原因。活动中,学生的兴致很高,找到了许多相关资料,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外不知不觉阅读了大量的文章。
第二阶段:介绍名城——说一说
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主结成合作小组,把收集来的各种资料按照课文由总到分的叙述方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我国或世界名城。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一份份习作就产生了。
最后,学生又在小组内绘声绘色地介绍,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交流。于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春城”昆明、“对称古都”北京、“立体都市”东京、“花都”巴黎、“佛教之都”曼谷、“沙漠古都”开罗、“绿色首都”莫斯科、“狮城”新加坡、“水城”威尼斯……一个个名城逐一浮现,“小导游”的精彩介绍,把“评委们”带入了画一般的境界,真的长了不少见识。
第三阶段:设计名城——想一想
了解了我国和世界一些名城的建设经验,再引导学生回头看看自己家乡的建设成就。四月初,我带学生参观东部新区、市政大楼、隐珠广场、双珠公园、胶南画院、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家乡建设的巨大成就,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作为家乡建设的接班人,想一想,要使我们家乡跃升为名城还能借鉴哪些成功经验?”这一问题,使学生陷入了沉思。经过一周的考虑,他们又活跃起来,《我为家乡建设献一计》《我心中的新胶南》《我为家乡制“新衣”》《未来的胶南》……一篇篇新城设计诞生了。有城市规划建议——建成东方威尼斯,有文化建设建议——形成胶南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有绿化建议——比苏州更吸引人的花园城市,有高科技建设建议……虽然这些建议稚嫩、天真,但洋溢着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闪耀着智慧之光。
第四阶段:建设名城——做一做
四月中旬,我引导学生开展“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活动。学生又一次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公园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绿化美化环境、消灭卫生死角、合作调查环境污染情况、向有关单位写建议信等。他们都认为今年春天过得特别有意义,“流热汗、做实事”是他们在劳动中形成的生活理念。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如何思考、如何做人。
活动突出了综合性。把多方面的学习目标综合起来,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综合起来,把学习、生活等综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了在各个领域里学语文、用语文,并在运用中又进一步学好语文。综合性还包括学习方式的综合,搜集资料、合作研究、交流讨论、观察思考等活动既突出了综合性,又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
活动还突出了自主性。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实际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采取实际行动为完成活动任务而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提高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活动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探索、自主体验、自主发现和自主创造,教师在活动中只起点拨和指导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南市东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