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413

[ 李红松 文选 ]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李红松

  一、 精心预习
  预习要求:朗读课文2—3遍,读熟课文3—5自然段,思考从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用“——”画下来,并作旁注。
  二、 精巧复习
  师:(投影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会读吗?
  生:(读上面一行)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
  生:(读下面一行)互相应和呼朋引伴百鸟争鸣
  师: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词语都是写灰椋鸟的。上面一行写灰椋鸟的数量多,下面一行写灰椋鸟的声音大。
  师:能记住这些词语吗?(生个别背,齐背)这就叫归类积累法。
  师:(投影出示最后一段话,指名朗读)“观赏”能换成“观察”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观察”就是看,而“观赏”不仅有“看”的意思,还有“欣赏”的意思。
  师:“观察”是仔细地看,有目的地看,而“观赏”不仅有“看”的意思,还有“欣赏”的意思,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很壮观,是一种欣赏地看。谁能用“观赏”说一句话?(生造句)
  师:最后一句是什么句?谁能把它换种说法?(生练习句式转换)
  三、 精读感悟
  (一) 归林的壮观
  师:第4小节中哪几句最能让你感受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生: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投影出示以上一段话)哪些词语一下子跳入你的眼帘,让你觉得壮观?
  生:排空而至。
  师:能想象一下“排空而至”是怎样壮观的景象吗?
  生:“排空而至”就是形容飞过来的灰椋鸟很多,排满天空飞来。
  生:“排空而至”就是灰椋鸟密密麻麻地布满天空,黑压压的一片。
  生:“排空而至”就是形容成千上万只灰椋鸟排山倒海般飞来。
  师:是啊,“排空而至”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只灰椋鸟密密麻麻地布满天空,它们推开空中一切,排山倒海般飞来。这是多么壮观啊!谁能读出它的壮观?(生个别朗读)
  师:谁能读得再壮观些?(个别再读,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除了“排空而至”,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感受到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生:“浩浩荡荡”“整群整群”“一批一批”,从这些叠词我感受到灰椋鸟似江水涌来,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生:“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让我体会到队伍很长,很庞大,蔚为壮观。
  师:“数百米长的长队”有多长?“巨大的椭圆形”有多大?(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师:是啊,小小的灰椋鸟竟然排这么长的长队,围成如此巨大的椭圆形,这是多么壮观啊!谁能把圈画的这些词语所展现的壮观气势读出来?(个别读,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能抓住这些词语把这段话背出来吗?(自由背,个别背)这就叫抓关键词语记忆法。
  师:(投影出示句子: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与熟悉的伙伴会合)这是一个长句子,讲了几层意思?
  生:两层。第一层讲先回来的鸟,第二层讲后到的鸟。
  师:这两层都是讲鸟刚归林后的表现,因此可以把这两层意思并成一句话,但为了区分这两层意思,在这两个句子之间必须用一个标点符号隔开,知道是什么标点符号吗?(生:分号)
  师:在第3课《早》中,我们认识了顿号,还记得顿号的用法吗?
  生:顿号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
  师:对,顿号用在并列的词语或较短的词组之间,而分号则用在较长的并列的分句之间。下面我们做一道练习。(生练习加标点,区分顿号和分号)
  (二) 闹林的壮观
  师:第五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灰椋鸟的壮观?谁能把自己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树林内外,百鸟争鸣……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这句话中“俱乐部”指什么?在这个俱乐部里,能找到“彩灯”“跳舞的女子”“音乐”吗?
  生:“天然的俱乐部”指整个竹林和刺槐林,“彩灯”是夕阳和晚霞,“跳舞的女子”是灰椋鸟, “音乐”是灰椋鸟的叫声。
  师:从这样的“俱乐部”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场面很热闹,很壮观,灰椋鸟很快乐。
  师:(播放鸟叫声)你觉得这样的音乐还像什么?你能模仿书中的句式用“似……如……”再写一句吗?
  生:似琵琶齐奏,如铜管齐鸣。
  生:似狂风吹过树林,如暴雨落入江河。
  ……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
  师: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没有鸟,我们就感受不到“鸟语花香”;没有鸟,就不会有“惊弓之鸟”“笨鸟先飞”给予我们的启迪;没有鸟,我们就不会欣赏到“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没有鸟,我们就不会观赏到“草长莺飞二月天——”(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没有鸟,唐朝诗人孟浩然就不会吟诵出“春眠不觉晓——”(生:处处闻啼鸟)
  师:杜甫也不会吟诵出“流连戏蝶时时舞——”(生: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我们要保护鸟,让鸟成为我们人类永远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我们不仅要保护树林,还要植树造林,让鸟永远拥有幸福的家园。这样,人与自然才和谐。(板书:人鸟林和谐)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徐秀娟,她爱鸟胜过爱自己的生命,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不幸滑入了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徐秀娟不惧怕死亡,因为她对生命有更博大的爱!鸟儿想念她,人们怀念她。(课件播放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听了这首歌,我们一定要牢记徐秀娟姐姐的心声——
  生:(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四、 精当反思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
  生:我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我们要保护鸟,保护树林。
  生:我知道了分号的用法,分号用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
  生:我学到了两种方法,一是归类积累法,二是抓关键词语记忆法。
  ……
  师:同学们能从获得的知识、习得的方法、懂得的道理等方面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很好。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我们就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五、 精练拓展(略)
  1. 阅读片段,完成习题。(略)
  2. 写一段话用上分号。
  3. 课外阅读巴金写的《鸟的天堂》。
  【执教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城中小学】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