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475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周 丽

  在语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情感交流的方法,借助插图,想象“说”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 创设情境、情感交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自探自悟,从而培养学生口头能力和思维习惯。
  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展开生动活泼的对话。师:如果你是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你最想变成什么?生:我想变成花朵。师:你想变成什么样的花朵呢?生:美丽的、鲜艳的、红红的。师:好,连起来说说。生:我想变成红红的花朵。师:嗯!很好,还有人想变成什么?……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愉快地交流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语言文字组合,表达逐步具体生动,既理解了课文,又锻炼了语言能力。
  2. 借助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低年级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画面,这些图画常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如教学《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看图想象:图上的三个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又是怎样做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