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417

[ 丁忠荣 文选 ]   

诗歌因“你”更飞扬

◇ 丁忠荣

  诗歌的语言充满想象和激情,诗歌的意境深邃而隽永,这给读者带来无尽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能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和意蕴,与诗人产生共鸣和融合,是我教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我认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诗歌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感官,使其沉浸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之中,随诗歌而欢笑,随诗歌而悲泣。
  —、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感情基调,或热情奔放,或恬适安宁,或慷慨激昂,或忧郁感伤。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由诗歌的主题决定并为主题服务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为了让诗歌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可尝试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音乐渲染。学习一首诗,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与课文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如学习《蒹葭》时,我们可以播放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同名音乐《在水一方》,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给课堂增添了浓浓的情趣。二是画面感染。如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了自己制作的一幅活动配乐投影片,从画面上看,茫茫水天中一叶小舟在浪里颠簸,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在风浪中捕捞人们爱吃的鲈鱼。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诗人描绘的情境中,诗画对照,相映成趣,学生很轻松地就进入了诗的意境之中。三是音画双辅。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先用画面来渲染离情别绪:烟雨濛濛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再配上一曲《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了诗人的心境。
  二、 导读:“春江水暖鸭先知”
  诗歌教学要培养语感,首先应该学会寻找诗句的重音,在每句诗里都有比较关键的字词,这些字词在朗诵的时候,比其他字词的读音要重一些。轻重音的安排好像给诗歌注上了高低音,使诗歌具有抑扬顿挫的起伏感和行云流水般的音乐美。一位老师在执教《天净沙·秋思》指导朗读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作者想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什么感情呢?我们能不能在读的时候品出一点味道呢?请大家把书打开,让我们通过朗读来细细品、慢慢悟。
  (学生齐读)
  师:吐字清楚,断句到位,但是刚才有没有体会到,我们在朗读这首古诗词的时候,语速应该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
  生(齐):慢一点。
  师:可是你们刚才读得是慢还是快呢?快了点吧?如“枯藤老树昏鸦”这一句,我们可这样读“枯藤——老树——昏鸦”,语速稍微慢一些。还有一点,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对于需要强调的词语,通常怎么处理呢?
  生(齐):重读。
  师:对,这些词语是要重读的,可是刚才大家在读的时候我好像没有听出来哪个字词读了重音。你们再想想,这首小令中哪些词语应该读重音?
  (生沉默,看书)
  师:好像挺难说的是吧?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孙道临先生的朗读,听听他在读的时候把哪些词语读了重音。请大家拿出笔,边听边圈画出来。
  (生一边听录音,一边圈画读重音的词语)
  师:好,先听到这里,谁能说说看,孙道临先生把哪些词语读成重音了?
  (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
  孙道临的朗读,是在充分理解、体悟诗歌情感后进行的,发音标准,咬字清晰,无论在语音、语速,还是语感方面都具有示范作用,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无法比拟的。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 “这首小令中哪些词语应该读重音”的问题感到一时难以回答,教师适时播出孙道临的朗读录音,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更为后面讨论解决“为什么他要把这些词语读重音”的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听了朗诵,便会模仿学习,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录音范读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录音范读解决了教师反复范读也读不准的难题。
  三、 导唱:“自在娇莺恰恰啼”
  古代的诗都是为“歌”而作,而我们学习诗歌,也可以在把握了基调、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或自编或自选曲调吟唱,这应该看作是诗歌教学的回归。请看一位老师在教《观沧海》一课的一个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对诗人的心理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基调,为它编曲并唱出来,大家有兴趣试试吗?哈哈,我看到有几个平时喜爱唱歌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好,开始!
  (生有的独立编曲试唱,有的几个人一组商量……)
  师:可以了吗?那谁先来露一手?
  (生都不太好意思,窃笑)
  师:呵!平时的那些“歌唱家”都哪里去了?别不好意思,“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嘛!
  (生大笑)
  (有生举手演唱。所配用的曲调有《霸王别姬》《京剧脸谱》《曹操》《说唱脸谱》《精忠报国》等等)
  生1:老师,我觉得他们唱得都挺好,可都不太符合这首诗的基调。
  生2:老师来一个!
  (生齐呼)
  师:我早就猜到你们会有这一手,但唱歌不是我的特长,所以我请来了一位救兵,请听……
  (师播放MP3)
  师:这是曲作者为这首诗谱的曲,是不是很好听?同学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课下继续选择适合本诗的曲子,当然,要是能自己创作就更好了。
  (师播放《精忠报国》伴奏。生齐唱,课堂气氛浓烈)
  在诗歌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掘,学生被带入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于是感到诗更灵动,心更飞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隆政初级中学】

诗歌因“你”更飞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