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476

[ 张 雷 文选 ]   

我校践行“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纪实

◇ 张 雷

  自江苏省铜山县1999年创建全国排球特色县以来,我校便积极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排球特色县”的意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和“以球健体、以球促德、以球增智”的宗旨,从培养兴趣入手,普及排球活动,从而落实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计划。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口号极富吸引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果当天没有体育与健康课,就安排活动课。分组分班活动,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各跟班教师到班)。项目设置以排球为主,游戏 、跳绳、羽毛球、健身操、乒乓球、跳跃、踢毽子等为辅。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由校长总指挥,由教务处、体育组、各班协调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各部门的职责是:教务处负责时间、课程安排;体育组负责活动安排与技术指导,负责督查活动开展、评比及学生考勤评定;各班主任和搭班老师负责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记录学生锻炼、出勤的情况。课外体育活动每学期评比一次,评比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学生个人的出勤率纳入期末考核。
  课外体育活动评比标准为:
  1. 优秀标准:
  ① 班主任重视,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各项活动。
  ② 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98%。
  ③ 有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
  ④ 班级有自己的排球代表队。
  ⑤ 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2. 合格标准:
  ① 班主任重视,积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② 本班学生出勤率达到85%。
  ③ 做好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
  ④ 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3. 不合格标准:
  ① 班级学生出勤率不足70%。
  ② 无活动记录和总结。
  ③ 不遵守体育道德行为准则。
  为了落实教育部的“阳光体育”计划,响应学校的“实施大课间,增强师生体质”的号召, “寓教于乐”, “劳逸结合”,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由教导处制定新的作息时间,确保上午大课间有30分钟。 每天大课间时,班主任、跟班老师、体育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到达活动场地,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活动。活动时班主任要全程参与,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每星期依据活动内容和活动质量评出优秀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我校这几年一直提倡“学生人人会打排球”,但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坚持,对此,领导与体育组不断改革思路与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 培养学生兴趣。 “动力来源于兴趣”,这是小学生的特点。这几年,我校制定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详实计划,规定排球为主要活动项目,为了提高学生学练排球的兴趣,我们采用一球多打的方法:如把排球当作篮球拍、投篮;当足球踢、传球;当橄榄球抢;当保龄球打等。其次,我们采用游戏法:如砸鸭子、砸龙尾、赶小猪、障碍赛等。再次,我们采用比赛法:如定期开展同班、同年级、不同年级挑战赛等。另外,我们每年向县输送排球队员,把每年所取得的奖牌放置在橱窗里展示,在校会上向学生大力宣传等等,多管齐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训练也就更认真了。
  2. 排球技术指导到位。我们学校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普及排球,争取提高排球水平,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中,训练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是我们的重点。我们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制定了具体的训练项目及要求,如:一二年级主要以排球游戏、垫球(软排)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三四年级以垫球、传球为主,强调垫球时的技术要点: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传球时注意的技术要点:手型、击球点、协调用力。特别是初学者,一定要强调手型,这样才能保证正确击球和用力。五六年级以综合训练及上网比赛为主。为了使班主任在大课间及课外活动能够指导学生,我们还专门对全体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通过这几年的活动,我校学生基本达到人人会打排球,班班有排球队的标准。使我校学生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茅村实验小学】

我校践行“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纪实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