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481

[ 倪以军 文选 ]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 倪以军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多地倾向于阅读与理解,而在文章写法的指导这一环节显得很薄弱,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习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抓住课文写作特点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非常重要。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习作范文。教学前,我精心备好每一课,特别对写作方法,我细细琢磨,做到自己先写下水文,切身感受作者的写法后,再指导学生仿写,使每一篇习作都能获得练习效果。教科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导读要求“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与习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我引导学生在掌握文章内容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基础上,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这是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也是写作纲要。在前三个部分中,作者不断地设置悬念,吊足了读者胃口,直到最后才将自己的感悟写了出来,表明写作的真正目的。这便是一种写作的方法,我把这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写作方法,如《顶碗少年》的写作方法与《桃花心木》的写作方法就截然不同,总——分——总是该课文的写作思路。以“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作为开头,接着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这是写作的重点内容,写出让读者信服的东西,最后“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几句既是顺着前面的故事讲述下来,又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作为写作思路的范式,以上两篇课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值得我们在课堂上与学生认真探讨。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