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评语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是学生写作的航标灯,是学生写作的推动力。好的评语,能够激励学生、引领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写作。
那么,什么样的评语才能算是好的评语呢?我个人认为,好的评语首先要有准确性,然后要具备情感性、鼓励性、文学性和个性化。
一、 评语的准确性
写评语要具体明确,不可笼统。批语应该是中肯实在,有根有据的。一些教师写评语,喜欢四字句,“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 “中心突出” “层次分明” “标点正确”之类,这样的评语笼统空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评语最好要能说出文章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譬如,教师批改时发现学生的习作行文多有不通之处时,就不能光写个“语句不通”了事,而应具体指出语病在哪里,是属何种毛病,根源何在,应如何避免等。称职的批改者应该像名医开处方一样,对症施药。
二、 评语的情感性
众所周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作文是思想的流露,评价作文同时意味着对写作者思想观点的评价,所以,更需要教师小心翼翼呵护孩子们的纯真心灵,用情感性评语来表达对学生作文的肯定,贴近学生心灵。
我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写作水平很高同学的作文:
“我喜欢你的文字。那么灵动丰富,那么清新浪漫。它们好像一片片闪光的叶子,点缀了我许多伏案批改的单调日子。总感觉你像极了学生时代的我,瘦小,善感,爱着文字,满脑子构思。你傻呆呆思想的样子,成为我心之屏幕上的背景。不知道你的梦想是什么,应该是个作家吧!要不然,真可惜了你那些涓涓溪流般的文字啊!”
我也曾经这样评价调皮学生的作文:
“注视你的时候,看到你的顽劣。忽视这些我做不到。作为你的老师,我总希望距离你的心灵近些,再近些。知道吗?因为在乎你,才希望你更完美啊!”
这些评语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以亲切的言语抒发对学生的真挚情感,自然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
三、 评语的鼓励性
激励的话语如同发酵剂,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那篇以“放弃”为话题的作文中,我没有针对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写法去评价,而是从精神意志方面作出了激励性的评语。比如:
“是的。在强手相争的班级里,难免会有被落下的恐惧和与别人比较的自卑。可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拼搏,还有许多的机会去争取胜利,还有浓重的亲情需要报答。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梦想,靠拼搏来实现!是男子汉,就不能放弃!”
“只要心存执著,奇迹总会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于我们心中。来吧,让我们相互鼓励:绝不放弃!”
这样的评语,看似与作文无关,可实际上,这种激励如同强心剂注入学生心间,使得学生的精神意志受到震动。而且,教师的这些句子也会使学生得到一定的熏陶。我觉得,构建和谐课堂,更需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激励性评语。如果这样做,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评语的文学性
教师的评语应尽可能地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学色彩,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从心底佩服老师,从而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如果老师的评语总是干巴巴的那几句套话,学生不翻开作文就能猜到老师的评语,那么,学生又怎会对教师的评语有兴趣和期待呢?我们教师又怎好去评价学生习作“语句欠生动”呢?
对那些从形式到内容都很优秀的作文,教师的评语应尽可能精美。诗词、格言、歇后语、寓言故事、精妙的比喻都可用来品评学生的作文,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性的一种示范,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比如:
“只管下笔写,肯定会有精彩蹦出来拥挤在你的笔下。”拟人评语极其可爱,特别受学生欢迎。
“并非我们的生活单一,而是因为我们的疏懒遗落了心情的珍珠。别让那些美好的想法消失在懒惰里!”
“你的这一首首小诗,如一朵朵不胜娇弱的小野花摇曳在晨风中,清香沁入人的灵魂,让人醉倒,醉倒……”
这两个评语,因为用了比喻而生动活泼。
五、 评语的个性化
学生拿到作文后会相互传阅,如果老师的评语总是千篇一律,缺少变化,那么学生就会大失所望,对老师也会有看法。因此评语要有鲜明的个性,要有独到之处,尽可能做到篇篇不同,力求一个“新”字。坚决不要写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书写工整”之类空洞的评语。其次,评语要符合学生个性。其实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风格,甚至字迹工整等各不相同,对这些情况教师均可作出明确的各异的评价。教师的评语应该是“爱心评语”,具有启发性、激励性,让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这些批语中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教师还应尝试运用丰富鲜明的评价符号,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如对有待努力的习作加上一句“加油啊”等等。这样,既体现了评价的个性化,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评语后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状况。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门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