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语言习得,是需要大量积累的,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那怎样指导学生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呢?
在生活中积累。首先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积累生活事例。我告诉学生,只要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东西是很多的。农村孩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别具特色的生活场景:星期天可以与一群小伙伴去挖野菜、摸鱼儿;放学后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养鸡喂鸭、种菜锄草、洗衣煮饭等。这些生活小事都是写事类作文的好素材。因此,我指导学生每天记录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每周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件写成作文,进行练笔。学生也写成了许多有趣的文章,如《暑假“网”事》《万鹏也“疯狂”》《家遇“推销”》《“小气”老师》《今天我喂猪》等。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留心民间俗语,积累生活语言。农村有很多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鲜明乡土特色的语言,如“小鸭吃曲线(蚯蚓)——生吞活咽”“人怕理,马怕鞭,蚊子怕火烟”“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等。
在阅读中积累。要鼓励学生写好读书笔记,积累范文语言。范文的语言是构成作文的重要元素,也是作文取材的重要方面。只有语言规范了,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发动学生把家中的一些书带来,相互交换着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书本中汲取养料。我专门设计了并印制了《读书笔记》小册子,鼓励学生做好读书摘要,同时还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将自己积累的故事或优美的语言在讲台上与大家交流。这样,学生既分享了读书的乐趣,又共享了优质的语言文字资源,还起到了督促引领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武墩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