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2期 ID: 148193

[ 高传利 文选 ]   

“恰当”是多媒体教学第一要考虑的事情

◇ 高传利

  前些日子市教研室对我校进行了一年一度的教学视导。视导反馈的时候,各学科组视导员在发言中无一例外地对我校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表示了肯定,同时他们又委婉地指出,有些课不用课件似乎也可以。语文学科视导员甚至还提出,有些语文课不用多媒体课件效果可能更好。
  对此,笔者深表赞同。笔者想起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笔者参加了一个赛课活动,参赛选手都是各地的讲课好手,课讲得一个比一个精彩。听课者都很高兴,感觉大饱眼福。可是后来,评委和老师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整个活动除了笔者,几乎所有的选手都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讲课之后答辩时,有评委老师就此曾以“你为什么不用多媒体课件呢,谈谈你的认识”为题让笔者回答,当时笔者略一思索进行了答辩,评委对笔者的回答非常满意。最终评委给出了高分,笔者取得了这次赛课的第一名。这件事让笔者进一步认识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语文课未必是好课,或者说,好课未必非得使用多媒体课件。
  当然,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多媒体课件进入语文课堂,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授课模式,除了让人感到新鲜、新奇之外,确实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对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成为广大同仁的共识。
  在此背景之下,一段时期以来,似乎谁不会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就落伍了。于是,教师网上搜集多媒体课件,课下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成为司空见惯的事。若是遇到讲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之类的活动,那更是少不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成了最受欢迎的教学辅助手段。
  俗话说“过犹不及”,凡事需要有个度。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使用过多过滥的现象。那一屏屏在课堂上闪过的材料,一屏屏在课堂上滚动的图片,一屏屏在课堂上推出的问题,表面看来,光鲜无比,其实细究起来,往往是多余的、不适用的,甚至是“伪科学”的。语文文本那些意蕴丰富、富有张力的语言,能用那些具体的直白的画面表现出来吗?那一屏屏滚过的知识,学生是能理解呢,还是记得下来呢?至于那些不伦不类、牵强附会的课件画面,就只能令人感到无奈了。
  更为严重的是,多媒体课件本来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现在却本末倒置了,教师成了多媒体课件的附庸。由于多媒体课件是事先制作好的,它所呈现出来的只能是备课预设的产物,带有一厢情愿的成分。而语文教师上课时,则因为有课件的缘故,便弃动态的教学过程于不顾,只好按照事先的预设,亦步亦趋,绝不敢越雷池半步,致使课堂环节程序化,教学呆板化、活动机械化,再也看不到课堂灵动的火花,再也看不到教学动态的生成,语文课堂成了令人生厌的“鸡肋”。说得通俗一点,多媒体课件不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是教师为多媒体课件服务了。当多媒体课件教学走到这一步时,它的使用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这不是我们应当看到的现象,这个局面必须要有所改变。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第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恰当”。我们呼唤恰到好处的语文多媒体教学。
  
  (高传利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中学 256600)

“恰当”是多媒体教学第一要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