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2期 ID: 148201

[ 李海泳 文选 ]   

语文阅读指导探索

◇ 李海泳

  摘 要: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必须把母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与素质教育的总要求结合起来指导阅读。
  关键词:语文 激发 阅读 指导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必须把母语学习的客观规律与素质教育的总要求结合起来。在这个大前提下,笔者是这样指导阅读的:
  
  一、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渴求
  
  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阅读需求和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才能自觉地投入阅读活动,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学好语文是学好科学文化技术的最重要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与保证,要把阅读与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要求结合起来,培养正确的阅读动机(远景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直接动力。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1)要善于引导学生把阅读活动与自己的理想抱负紧密结合,这是产生真正兴趣的前提。
  (2)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有所得,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乐趣。
  (3)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介绍由世界名著改编而成的优秀影视剧目的片段,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求欲。
  (4)学生时代,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现实生活,选择学生关注的题材、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3.开展竞争,激发自我。
  开展经常性的阅读能手评比与小组攻关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二、明确阅读要求
  
  1.不同体载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要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阅读小说,主要把握人物、情节与环境,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品揭示的主题。阅读诗歌,主要感受诗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阅读散文,则主要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文章优美的语言。
  2.重点强调,文言文阅读要注重多读多背。
  现在很多人反对多读多背,认为违反素质教育原则。可是从人类高级神经活动来看,语言属第二信号系统,需要反复刺激。学习母语,大体只能模仿、记忆、理解、积累、应用、感悟、创造……各环节交互作用,循环反复。汉语是汉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表达符号系统,多读多背符合母语学习规律。阅读文言文,尤其需要多读多背。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文学修养,培养良好的语感、语言习惯,养成博大的人文关怀。多读多背,要渗透着学生的思索与情感,要能够传情达意,而不是老学究式的死读死背。朱熹《朱子童蒙须知》中的说法很有道理:“凡读书……须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而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多读多背,“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样文言文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设定阅读目标
  
  “纲举目张”,要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与爱好设定阅读目标与计划,即一个学期读哪几本书,怎样安排进度,怎样合理使用时间。
  
  四、指导阅读方法
  
  1.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方法与经验,供学生选择借鉴,同时也激发学生阅读其人其书的欲望。如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朱熹“吃书”读书法,周恩来“串读”法,卢梭“交替法”,富兰克林“改编”法等。
  2.介绍名人的治学佳话,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如孔子韦编三绝、匡衡凿壁偷光、司马光警枕苦读、马克思留在图书馆的两道足迹等。
  3.整体感悟法。这种读书方法十分切合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精确性、模棱性完美结合),要让学生掌握。具体说来,就是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获得一个总的形象;然后以之为依据去分析文章的各个局部、片断,直至一词一句的意义及它们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最后再把各个片断、局部联系起来,对文章整体达到新的理解,并做出综合性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五、提供良好阅读环境,并有目的、有顺序、有质量地推荐书目
  
  1.要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团队组织的协助,图书馆和学生家长的配合。
  我校图书馆根据素质教育总要求和学科教学需要,营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尽最大可能提供优秀充足的图书;经常利用橱窗、板报、广播、有线电视及时介绍新书;千方百计地改善图书阅览室的硬软件设备,实施开架借阅;有宁静、清洁的读书场所,节假日仍开放。
  2.根据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兼顾的原则,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实际,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
  (1)优先考虑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向学生推荐《毛泽东选集》、《邓小平选集》、《林海雪原》、《红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2)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各年级具体教学目标推荐书目。如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叙事、说明的能力,可推荐一些思想性强、情节生动的散文小说和科学小品,如《山居笔记》及一些参观笔记。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可推荐一些思想评论、文艺评论、杂谈一类的短文章,如鲁迅、余秋雨的杂文等。一二年级可陆续推荐四大名著及外国名著。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析能力,可按作家推荐作品,如老舍、巴金、林语堂、曹禺、茅盾及对他们评论的文章。三年中都要推荐古文作品,可先诗、词,再文、赋。
  3.根据师范类教育的特点,向学生推荐心理学、教育学的权威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作品,如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马卡连科的《教育诗》等。
  4.兼顾其他学科需要及学生兴趣的广泛性,推荐《计算机应用》、《趣味数学》等。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实效
  
  1.专题讲座。选择难度大的读物,用讲座形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品的写作背景、意图、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及现实意义。针对学生对武侠、言情小说等社会畅销的通俗作品很感兴趣的现象,用讲座形式展开讨论,解析作品,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比较优劣能力,以端正阅读方向,增强免疫力。
  2.因材施教,全程跟踪。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进行跟踪指导,对有志于在文学上有所发展的学生,重点指导,指出高要求。对后进生要针对其不足,提出纠正方案,敦促中间学生要坚持不懈,完成阅读计划。
  3.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选择爱好文学且文字功底扎实的学生组织文学社,交流阅读心得、习作经验,创办文学刊物,以编、写促阅读,培养文学尖子并引导、带动其他学生的提高。
  4.文艺汇演。让学生改编并自导、自演适合演出的作品,用朗读、快板、相声、小品等形式交流心得,获得提高。
  5.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摘录精彩词语, 评注警句、格言,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概括文章内容,归纳写作特点,培养概括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评论艺术手法,培养分析能力;抒写心得感受,提高写作能力。
  
  (李海泳 河南省安阳幼儿师范学校 455000)

语文阅读指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