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于1945年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副刊上。散文如少妇,诗似少女,每读《荷花淀》就好像品少妇之韵,赏少女之花,每品韵味弥醇,每赏花香愈浓,使人沉浸在诗的氛围中。那么是哪些因素铸就了这篇小说的“诗化”色彩呢?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场景
《荷花淀》一开始,作者便以抒情的笔调,把水生嫂置于一个乐观清新、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之中。“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多么的宁静安详。水生嫂在这样的环境中编织着苇席。她“手指上缠搅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滑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多一会儿,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是一个多么清新宁静的世界,在作者笔下,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简直就是一位圣洁的仙女,这是对劳动和劳动妇女的诗的礼赞!“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里铺展出的既是一幅风景画,也是一幅风俗画。人物与明月、清风、雾霭、湖水、荷香等优美的诗一般的自然景色浑融一体,构成了水天一色,空蒙淡雅的梦幻般的银白世界。朴实清新的文字中,流淌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蕴蓄着作者对家乡对人民的深情厚谊。《荷花淀》虽为小说,却实是诗的文字。
作者善于观察和捕捉景物富有诗意的特征,用生动凝练的文字勾勒出鲜明的画面,传达出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如女人们寻夫不遇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四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要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边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象无边的跳荡的水银”。画面开阔,真实感强,动静交织,水天相连,实是一副“少妇荡舟图”。当写到遭遇敌船时:“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河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作者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把叙述、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虚实相生,寓情于景,让人神思飞跃,浮想联翩,战斗豪情油然而生。这种富有诗意氛围的营造,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二、感人的伦理情趣造就了“诗化”色彩
孙犁在文学创作上更多地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血亲伦理意识,在作品中惯用纤丽的笔调去体现血亲伦理情趣和人道主义,通过对真善美的展示去实现对假恶丑的否定。
小说虽写的是水生因参加地区战斗队,回来与家人告别,但不写他与父亲、儿子的告别,却单单写了与妻子的告别,其意在突出描绘新人的精神世界,塑造特定伦理规范下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在那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年代,丈夫深夜归来,细心的女人从简短的对话中,发现丈夫说话有些气喘,脸有些红胀,心里开始警觉。当听到丈夫马上要到大部队去,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深爱丈夫,不忍离别,但又能努力克制自己激烈情绪的年轻妇女的内心矛盾表现了出来。作为深爱丈夫的妻子,听到丈夫的这一重大决定后,即使思想准备再充分,心里也不会平静,手指的震动其实就是心里的震动。然而饱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冀中人民深深地懂得,要摆脱个人灾难,只有打垮侵略者。她们已做好牺牲自己的一切去与敌人较量的准备,所以,听到这一消息时,内心活动的表现也仅仅是“手指震动了一下”,并马上镇定下来。听到丈夫对眼前形势的分析,她马上说“你总是积极的”,话语中有对丈夫的信赖和赞许,也交织着依依不舍的嗔怪,还流露出不甘落后的自尊心理。
人的心理变化是复杂的,理智与感情也总是交织在一起。战争时代的妇女,往往承担着比男子更具体、更琐碎,甚至更沉重的负担。就拿水生的女人来说,她不仅日夜编织着苇席,还得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而她毫无怨言,深明大义。但她也需要理解,水声女人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便是需要理解的反映。当水生表示家里的担子的确很重时,女人除了鼻子有点酸,但并没有哭,只是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一个能干、善良、贤惠而深明大义的妇女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特别是最后水生的三句嘱咐,对前两句女人只用了“嗯”字作答,再次表现了那复杂的心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而对后一句“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的嘱咐,女人是“流着泪答应了他”,深刻反映了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与祖国命运生死与共的。这种刚毅与柔情,表现出抗战时期根据地妇女特有的时代风采。她不仅将丈夫的叮嘱记在心里,而且说道:“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支持丈夫,就是支援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作者在小说里就是这样通过特殊环境里夫妻间的情感志趣交流,特别是对年轻妇女内心世界的发掘,热情讴歌她们高尚的情操,从而赋予小说一种内在的诗意。
三、张弛有致、流畅自如的诗的节奏
小说叙述的是极普通的故事,描写的是极普通的人物,但却巧于艺术构思,工于裁剪布局,使小说在短短的篇幅内张弛有致,腾挪跌宕,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之美。
小说主要写了话别、寻夫、遇敌三个生活片段。写妇女们去寻夫,从她们羞赧而活泼的对话开始,到充满期待去马庄,都散发着生活的诙谐情趣;孰料,寻夫不遇,失望而归,出现一个起伏。但女人们乐观开朗,很快又说笑起来,不料,突然发现鬼子的兵船,敌人追过来,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妇女们奋力划船,文章再起波澜。正当女人们翻身跳入水中,决心一死的时候,又忽然发现隐蔽在荷叶下打伏击的丈夫,变为一个出人意外的大惊喜。接下去,小说以简笔交代战斗的过程,浓墨重彩渲染夫妻相会、打捞战利品的欢快场面,把作品再次推向高潮。作者就是这样,按照生活的自然顺序,从容写来,写得摇曳多姿,逸趣横生。茅盾曾赞扬孙犁:“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以巧妙的艺术构思精确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优美,画面淡雅明丽,节奏自然流畅,形成了抒情化、诗意化的鲜明特征。
综观全文,正是由于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氛围,感人的伦理情趣和腾挪跌宕流畅自如的诗的节奏,才铸就了《荷花淀》的诗化色彩,才使《荷花淀》散发着散文和诗的艺术魅力。
(张雅娟 甘肃省定西工贸中专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