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功能文体学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是一门有关文学文体研究的学科。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研究也有了新发展。张德禄(2007)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本文试图运用功能文体学的微观研究方法对《To His Coy Mistress》一诗的主题进行升华。
关键词:《To His Coy Mistress》 功能文体学 主题 男权主义
一、引言
《To His Coy Mistress》是十七世纪玄学派代表诗人Andrew Marvell的代表作之一。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新旧学说和信仰斗争激烈,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怀疑、幻灭的情绪。[1](P85-90)诗人们厌倦了伊丽莎白时代感性的十四行诗,试图将新兴的自然科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因此John Donne称其为“The most 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by violence together(最不相干的观念用暴力强扭在一起)”[2]。
在西方诗歌创作主题中,以及时行乐(Carpe diem)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Edmuund Waller,Ben Johnson,Robert Herric等都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人物。人们对《To His Coy Mistress》的研究一直未能跳出 “及时行乐”这一主题思想的牢笼。国内学者周珏良先生通过分析该诗意象、奇想以及结构,认为诗人 “在轻快隽雅的抒情格调下运用刚强的理智把炽热的激情表现出来”,将“及时行乐”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杨周翰先生认为不能把这首诗完全看做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诗,而应把他看作一首求爱诗。[3](P40-48)杨周翰认为作者将奇思妙喻和激动情怀结合起来,弄情泼墨于男女求爱,升华“及时行乐”这一主题,接近人文精神的本质。[4]学者罗益民对杨周翰先生在这一点上的看法表示赞同,并从气势、想象、伦理、笔调、用典、音韵、内容和主题这八个方面详细阐释了 “及时行乐”以及“男女求爱”的主题。[5](P40-48)
《To His Coy Mistress》中独具匠心的三段式描写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一直以来,学者们认为该诗的三段式逻辑严密,是严格意义上的三段论结构,充分显示了玄学派诗人缜密的思维习惯和不一般的智力 。[6]三段式是一个逻辑学上的概念,形式逻辑学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其三大基本要素。 “三段式”推论成立的前提是概念之间有联系,在此前提下,可以建立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关系的逻辑模式。严密的形式逻辑学观点认为Andrew Marvell所用的三段式存在着否定前提的谬误,其推理模式与传统的大小前提加结论模式背道而驰。[7](P57-58)在To His Coy Mistress中作者以如下的“三段式”进行展开:
Had we but world enough,and time,
This coyness,Lady,were no crime.
……
But at my back I always hear(对大前提的推翻)
……
→
Now therefore……
……let us……(表现的即This coyness were crime)
两个前提分别是大前提“如果你我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那你的羞怯就不是罪过”和小前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尽的时间和空间”。在逻辑上这两个前提都是成立的,但无法推出“你的羞怯是罪过”的结论。因为这个逻辑推理不存在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恰是三段式逻辑推理成立与否的前提条件。将羞怯称为罪过的因素不止一项。作者以“诱导”为目的的议题似是而非,这种逻辑上的谬误让读者深切体会到“我”一定要赢得争论的决心。显然“我”并不介意三段式的逻辑有效性,只要他能帮“我”实现目标。[8](P57-58)三段式推论的谬误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表现出诗中的“我”“诱导”的决心,也侧面显示出了该诗“男权主义”的倾向。以往学者把该诗的基调定为“及时行乐”或“男女之爱”,而本文对 “三段式”的推理分析挖掘出了《To His Coy Mistress》一诗的“男权主义”的主题。
“男权主义”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国内外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涉及“男权主义”这一主题,但不同作品对男权主义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本文将以功能文体学为理论框架,用功能文体学相关理论论证“男权主义”这一主题。
二、功能文体学视角
“功能文体学”(functional stylistics)是“系统功能文体学”的简称,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文体派别[9](P1-7)。Halliday 在《作为科学语篇的诗歌》(Poetry as Scientific Discourse)一文中对语篇的三个元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10](P12-16)Functional Stylistics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功能文体学为语篇分析提供了客观标准,使读者对语篇的主观理解建立在客观标准上。[11](P12-14)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功能文体学”通过及物性结构分析概念功能、人际功能;通过主谓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分析它的谋篇功能,最后综合分析他们总的交际功能和语篇的问题特色。[12](P12-16)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在谈到功能文体学研究方法时,张德禄认为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不同对象的研究步骤不同。在功能文体学的研究中存在两种研究对象,分别是:理论建设和语篇特征分析,两者的目的和研究方法都不同。[13](P12-16)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语篇分析,即运用功能文体学理论研究语篇的文体特征。以《To His Coy Mistress》为研究对象,首要任务即分析其三大元功能,在此基础上挖掘 “男权主义”的主题。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离不开语境。Halliday认为,语境是一种语义结构,由社会行为,角色结构和符号组织等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及语域构成中的语场(field),语旨(tenor)及语式(mode),共同构成了语篇的情景语境。[14]本文将通过分析语域三要素论证“男权主义”这一主题。
四、男权主义主题的论证
(一)语场(field)
诗篇中的语场一般与主题有关,即社会行为的类型。语场由语言的经验功能表达,在词汇语法层由及物系统表达。根据六种及物过程的特点将该诗的及物过程分为三组:物质(material)和行为(behavioral)过程(与人物的动作有关);话语(verbal)和心理(mental)过程(与人物的话语,观点和思维有关);关系(relational)和存在(existential)过程(与人物的背景环境、状态有关)。
《To His Coy Mistress》共46行,根据该诗三段式的论述方式可分为三个诗节:1-20为第一诗节,21-32为第二诗节,33-46为第三诗节。
在语场结构中,该诗对其物质和心理过程做了重点分析。物质过程是动态的,由动态动词来表示,心理过程表示感觉(perception)、反应(reaction)和认知(cognition)等 。[15]《To His Coy Mistress》中共出现实义动词25次,其中表示心理过程的认知,感觉,反应类词的共10处,分别是think(2次)、complain、love(2次)、refuse、adore、deserve、like(2次),占到总数的40%,其余均为动作类词汇。分析数据显示诗中的“我”对他“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既流露出“我”的心理行为,又表现出其“诱导”的目的,即由物质行为过程表现出要“她”行动的意图。这为全诗奠定了“诱导”这一主题意义,并为“男权主义”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语旨(tenor)
语旨反映的是角色关系,由语言的人际功能来表现,在词汇语法层由语气系统、情态系统来表现,而该诗的语旨主要通过情态系统来表达。诗中共出现三个情态词,分别是“would”,“should”以及“shall”。刘宓庆在其专著中提出:“would”可以表示意愿,习惯,推理等,但在表示意愿时是一种弱意愿(Weak Volition);“should”的情态变化很多,有义务、惊奇,推论等;“shall”表示意愿、允诺,命令或坚持,是一种强意愿(Strong Volition)。[16]他认为“would”、“should”、“shall”三词在表意愿的强度上层层递进。笔者在刘宓庆对这三个情态动词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其在诗中出现的位置:
1.“would”分别出现于第3,7,20
2.“should”分别出现于6,9,11,13,18
3.”shall”分别出现于25,26,27
“would”出现于该诗的开篇部分, “我们可以坐下来…我可以…”以第一人称单数我或者我们做主语,表达了 “我”婉转的爱意;而出现“should”的5个句子中,有一句是第二人称“你”做主语,其余四句都是第三人称(“My vegetable love”,“An hundred years”,“the last age”),表现出了“我”对“你”(mistress),对他人(客观万物)的一种命令和要求,在这种表述中“男权主义”思想初露端倪。在这三个情态动词中最后的“shall”表示意愿的强度最强,“shall”显示了诗中的“我”极强烈的语气,表达出了“没有我,你的美丽没有意义,你的美丽终将被时间吞没,被蛆虫咀嚼”的思想感情。
通过分析三个情态动词,诗中 “男权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三)语式(mode)
诗歌中的语式是语篇呈现的组织结构,《To His Coy Mistress》是一首典型的“三段式”逻辑推理结构的诗篇。其格律总体上采用每行抑扬格四音步双行一韵的音乐形式,给人以深沉的乐感。Andrew Marvell用了大量的短元音,加快了诗歌节奏,同时与时光老人的匆匆步伐紧追不舍,产生了激烈紧张的音乐旋律。[17]作者在韵律上的刻意安排凸显出了“我”对于“mistress”“诱导”的层层递进,从韵律上看,表达之强烈使得“mistress”根本无暇思考,以此达到 “诱导”的目的。语式的分析更深层次表达出了“我”的“男权主义”思想。
通过对该诗篇语场(field),语旨(tenor)以及语式(mode)的分析,“男权主义”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论证。
五、结语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文体,给人以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18]《To His Coy Mistress》是玄学派代表诗人Andrew Marvell的代表诗,本研究从功能文体学的视角,从不同层面对该诗进行了微观意义上的研究,深化了该诗的主题。
注释:
[1]王艳文,周忠新:《从<跳蚤>到<致他羞怯的情人>—玄学派诗人邓恩和马维尔的艳情诗探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傅浩:《艳情诗与神学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版。
[3][5]罗益民:《<致他羞涩的情人>的艺术魅力》,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4][6]周珏良:《周珏良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7][8]沈谢天:《修辞和三段式的奇绝运用——简评安德鲁·马维尔的<致羞涩的情人>》,安徽文学,2010年,第1期。
[9]申丹:《有关功能文体学的几点思考》,外国语,1997年,第5期。
[10][12][13]Zhang Delu:《Investiga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Functional Stylistics》,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7.
[11]Dai Fan:《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Foreign Language and Their Teaching,2002,P12-14.
[14]M.A.K.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15][18]张德禄:《功能文体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年版。
[17]Abrams,M.H. & Donaldson E.T.(ed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Literature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74.
(杨美美 浙江省宁波大学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