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3期 ID: 163563

[ 吴永福 文选 ]   

作文的选材及运用

◇ 吴永福

  写作文,除了多练之外,就是材料的准备。夏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写作些什么’的‘什么’,无论自由写作或命题写作,只靠临时搜集,是不够的。最好是预先多方注意,从读过的书里,从见到的世相里,从自己的体验里,从朋友的谈话里,广泛吸收。或把它零零碎碎地记入笔记册中,以免遗忘,或把它分了类各自装入头脑里,以便触类记及。”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的积累,可谓写作的先行公程。
  从取材上说,作文源于生活,这是个大前提。但对生活如何理解,也是个问题。若生活只是局限于个人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写作天地是很狭窄的。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中要考试,于是有的作文便老是写考试。写考试也是可以适合许多题目的,但就其重复雷同而言,就算写了许多,也只等于一篇。其实考试只是一种检测,并不等于学习的全部。且就学习而言,也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即学习生活。写作文必需扩大对生活的理解,除了个人生活外,还包括现实社会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有些是个人能够触及的,比如所在的乡村或社区,有的则可通过各种传媒来了解。间接经验如历史文化等,多取材于书本,可从课本的积累开始。再就是名著阅读,也可从中取材。材料积累多了,还可分类,诸如人生、道德、社会、自然、历史、文化、科学、文艺等。类别宜大,不妨弹性一些。也可用关键词来提炼,比如立志、理想、成功等。不用说,有所积累,才便于选材。
  指导学生写作文,不仅要拓宽生活的视野,还要在对生活的理解上尽可能的多元化,从而各有选择。材料的来源,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经验是源于生活的,即个人的生活观感及经历。余光中在《艺术创作与间接经验》中说:“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如果作家取材的对象只能限于亲身的所经所历,限于他个人直接介入的时空,那他的创作天地就无法拓广。”这里所强调的是间接经验的重要性。作文中只写直接经验,有可能越写越窄,但若接通间接经验,则可拓宽写作的空间。直白地说,面对那么多题目,直接经验是有限的,但若兼及间接经验,则不愁没有材料。间接经验,其实就是借鸡生蛋之义。即经验或事例是他人的,但理解是自己的。且人都活在现实中,即使取材于历史文化,也可作出现实层面的理解。进而古为今用,与时俱进。一般说来,间接经验的使用,多指议论文中的事例,但在记叙文及散文中,也是可以用的。如何使用间接经验,夏丏尊和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这样说:“间接经验原非作者亲身的经历,可是作者把它写入文章中去的时候,普通常和直接经验同样处置,也像写自己的经历一般写去,仿佛都是亲眼见过的样子。”至于“间接经验无法明了事件的微细部份,是很明白的。而作者在叙述文中为要传出真相,使读者领会,往往非凭了想象把事件的微细部份一并写述不可。”这里既讲了间接经验可以如直接经验一样供使用,还在文体上有所区分。在记叙文中,对于间接经验的使用,大都需要发挥想象力,从而添加上一些细节或场景。故事新编的写法,就是在借鉴原有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发挥好想象力,并用力于细节或场景的描写。但故事新编的写法,也是时热时冷。热之时,自是一哄而上纷纷效法;冷之时,则又过于指斥。实则此种写法,并非现在的新鲜事。鲁迅就写过整本的《故事新编》,大都借古人古事来针砭现实。在鲁迅看来,故事新编是一种创作上的尝试。作文本有练笔之义,所以也不妨采用。个中关键,是既要拓开想象的空间,又要合乎情理。至于切合题意,那是不用多说的。
  作文中,对生活的理解不妨弹性一些,包括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等。且这些不同层面的生活并非各自独立的,还可有机结合。古人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就表明生活与书本是可以对照着读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强调的也就是生活与实践的结合。就语文学习来说,生活与书本是互相关联不无沟通的。作文中,要善于沟通不同的生活层面,进而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于一炉。比如巴金的散文《灯》,文中由眼前的景象写起,即漆黑的夜色里有几点灯光,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于是回想到过去的经验,灯光给“我”这样的异乡人指路。“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这是中心句或主旨句,在文中反复表述。接下来再举书本上的事例,即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又想起一个友人的故事,友人自杀被救起后,一点温暖的灯火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讲了这些有关灯的事情后,作者这样表白:“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既呼应开头,又深化题意。如此行文,仍从观感即生活经验出发,但书本材料对生活经验可以是佐证、延伸及拓展等。当然,此种写法是散文化的,可看作记叙文与议论文的提升或超越。作文的选材及使用,除了沟通各种经验外,还可增加一些自主性。尤其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及便于发挥的,如此不管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可体现出个性来。
  (吴永福福建省长汀一中366300)
  

作文的选材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