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掘情理之趣,意趣高远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可谓不少,但为什么很多同学绞尽脑汁地构思的“趣事”却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赞赏呢?原因很简单,没有意趣。文章要写出高远的意趣,笔者认为须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学会感悟,要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上去开掘情理之趣。例如,一学生在写自己攻克数学难题却毫无头绪时,被一小蜘蛛织的行动吸引,更被小蜘蛛在织网时遭到一次次破坏的情况下又一次次重织的行为感动,从而为小蜘蛛不屈不挠的精神喝彩,为自己有这样的感悟而喝彩,写出了一篇佳作。又如,有一篇题为《飘落心灵的秋叶》的作文,写作者怀着失落、彷徨之情来到公园,面对一片火红的秋叶,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作者突然发觉那枯叶的疤痕处竟顽强地生长出一小片梧桐叶,树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一感悟拂去了作者心灵上昏暗的阴影,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感悟给景色注入了奔腾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可以使文章意趣绵长,质感厚重。
其次,要学会虚拟,就是将非人物类人格化,进入虚拟世界说美丑,谈生活。比如,从一只狗的视角看人,生动地叙说主人一天中如何扮演“和蔼可亲的父亲”、“见利忘义的朋友”、“讨好谄媚的下属”等不同的角色,从内心的不理解中真切感悟出“做人真难”这一饱含深意的主题。
再次,要学会新编,也就是学会编创,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相遇,巧妙嫁接现实生活,新奇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使得文章新意迭起,趣味十足。如《孔夫子状告侵权》一文,文章以“诚信”为话题,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借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演绎故事,抨击了当今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又如《西游记后传》,作者将西游记进行了一番续写与改写,演绎了师徒四人取经的离奇故事,文章把大唐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唐玄宗没有读取回来的真经上,故事新颖,立意深远,实在是一篇绝妙的佳作。
二、妙用“包装”之术,情趣盎然
上乘的商品还需要有精美的包装,方能算得上是精品。我们不妨在新奇的趣事中运用一点包装的技巧,使之更具灵性,趣意盎然。一是在标题上做文章。例如,《都是蚊子惹的祸》、《谁的眼泪在飞》等文题活用生趣;《墙,推到便是桥》、《阳光很活泼》等文题诗意隽永;《爸爸,再给我一点爱》、《你好,对手!》等文题呼告生情;《“状告”足球》、《难忍呼噜声》等文题活泼新颖……运用鲜活精警的小标题可使文章匠心独具,新意迭出。二是在形式上创新意。可以大胆地运用众多学生尚不熟知或者说还不敢、不能灵活运用的体裁来构思行文,如:书信体、日记体、广告体、短剧体、病历体、光盘体、几何证明体等等,力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三是在结构上生情趣,可以直录生活中一些善意的误会,如《自投罗“网”》一文描述了两位“网友”下晚自习后翻墙欲泡网吧,恰逢一摩托车“师傅”,于是载之前行,可目的地却是学校政教处,原来“师傅”正是政教主任。这种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合,使文章更具生活情趣。此外,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巧于设疑法,《变色龙》中的起伏曲折法,《陌上桑》中妙用烘托法等无不曲折起伏,摇曳生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三、彰显个性本色,妙趣横生
无论是高远的意趣,还是包装的情趣,都得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来传情达意。例如: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开始,我读的是带拼音的童话书。年龄稍长,我“野心膨胀”,开始了“殖民扩张”。获奖作文、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猎的对象,我省下的钱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被书商“骗”去。有时,为了得到一本好书,我竟“辗转反侧,茶饭不思”……家里人见我爱书如狂,怕我“玩物丧志”,于是宣布了种种禁令:“吃饭不准看书”,“上厕所不能看书”……我诈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各种花招层出不穷……
文章巧妙地运用词语移色手法,将“野心膨胀”、“殖民扩张”、“玩物丧志”等贬词褒用,大词小用,形象生动而又诙谐幽默。再请欣赏:
就这样“狂轰滥炸”了一阵子,但收效不大。我惊慌,沉思,清醒。有病乱投医靠不住,化学疗法靠不住,养颜的芦荟也靠不住。要去掉“小痘痘”必须靠“内功”,靠毅力,靠科学疗法。于是,我当机立断,只保留了“约法三章”……镜子中,我脸上的“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3个“残兵败将”还“坚守阵地”。看来与之道一声“再见”为期不远了。
文中的“狂轰滥炸”、“内功”、“约法三章”、“大势已去”、“残兵败将”等词语充分体现了戏谑的色彩,夸张的风格,足见作者独具机杼的睿智文思。
另外,必须强调的是,趣写文章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心底奠定轻松幽默的基调,才能自然熨帖地表达出“趣”来。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趣写,不可为求新奇而强说趣,导致趣而无情,文章将适得其反。
(贾大标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初级中学22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