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3期 ID: 163559

[ 胡艳 文选 ]   

记叙文写作如何以情感人

◇ 胡艳

  近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大多采取“文体不限”的形式,而记叙文以其贴近生活、易于把握的特点,为许多考生所青睐。语文《考试大纲》为考场作文划分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其中“基础等级”明确提出了作文要“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等要求。感情真挚就是要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情感的流露能给人以真实感,而不是装饰感。那么如何在记叙文中做到以情感人呢?
  一、真实的内容是真情的基础
  有不少学生以为,文章感人就是要用煽情的文字写一些悲伤的,值得别人同情的事情,毕竟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少之又少,于是就动手编造一些很虚假的悲情故事,认为这样就做到以情感人了。比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坚韧--我所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结果阅卷老师在阅卷时就发现了很多失去父母或身残志坚的考生,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写自己在逆境中如何坚韧不屈,一次次战胜自己的脆弱,最终走向了成功,以至于有人惊呼一夜之间怎么会有这么多身世悲惨的学生。试想这样胡编乱造的作文怎么能够打动别人呢?
  有真事才可能有真情,因此想写一篇情感真挚的文章,对于普通的中学生来说,最合适的就是选择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比较熟悉的人或事来写。因为对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人和事,有切身体验,又经过仔细地观察,所以文章才生动鲜活,给人真实感。有的学生却在这方面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凭空臆想出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只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就可以了,殊不知由于本身就缺乏生活经验,硬着头皮编造的事情在情节上会漏洞百出,这样的记叙文通常是缺乏细致合理的细节描写的,容易给读者留下内容空洞枯燥的印象,有时甚至会闹出一些不符合日常生活情理的笑话,让人哭笑不得。
  有了真实的事情还要有真实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辅导,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选材已经比较真实了,也基本切合题意,但读起来还是有些苍白无力,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身边的事情缺乏基本的情感体验,体现在作文中就是空喊口号。比如不少学生写作文展现母爱的时候,就写“夜深了,我还在为一道难题而烦恼,这时妈妈悄悄地给我送来了一杯牛奶,看着这杯牛奶,我的心里温暖极了”诸如此类的情节。有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就举的这个例子,然后说:“的确,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经历这样的场景,选材可以说是比较真实的,但你们当时真的会感动不已吗”?大家听了之后都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没有那么感动,认为这样的事情很平常。可见写文章要有感而发,从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入手,先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否则即使是真实的选材,也不会产生感人的效果。
  二、个性的选材是真情的载体
  有了真情,就有了以情动人的基础,但如果学生想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别出心裁。比如很多高一的学生对自己的中考记忆尤深,在作文中多次写到这个材料。这样的选材处理本身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都这样写,就显得过于重复老套,没有新意,很难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选材大众化的问题呢?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仔细观察生活,要挑选一些自己很有感触或记忆比较深的“小事”来写。所谓“小事”不是毫无意义的流水账式的事情,而是要尽量避开升学考试等这样大家都经历过的、重复概率比较高的大事,选择能代表自己某方面生活情感的、有个性特点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既有话可说,又与众不同。
  比如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问了学生一个问题:“高一很快就要过去了,如果让你选一样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来代表你这一年的生活,你会选择什么呢?”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沉默了一会儿后纷纷发言。有个平时学习很不认真的学生回答说:“我选一件红色衣服,因为我经常违反纪律,不穿校服却喜欢穿那件红衣服,和大家都不一样。现在想想高一就要结束了,再过两年想穿这校服都没机会了。所以我有些后悔我这一年的生活了。”体育委员选择的是学校的广播,原因是高一时他第一次当班干部,这一年他每天都要伴着广播声检查同学做操,广播声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课后笔者要求学生把刚才自己所想的写成一篇反映自己高一生活的记叙文,结果这次作文大家写得都不错,连不少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都能写出比较精彩的文章。可见选择身边有感触的小事,找到恰当的情感载体来写,才更能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色彩的好文章。
  三、生动的细节是真情的体现
  一篇好的记叙文离不开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同样,生活中的情感也都是要化作实际行动的。因此,以情动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细节描写上,而不是空洞的抒情。只有真实生动的细节,才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朴素的真情。比如有个学生在一篇写爷爷的作文里,并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一味地写爷爷是多么慈祥,多么疼爱孩子。她只是写爷爷一生都很怕奶奶,有些懦弱,但是当爱抽烟的奶奶去世后,原本不会抽烟的爷爷竟模仿奶奶生前抽烟的样子,每天默默地守在空空的家门口等待着,打发余下的时光。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爷爷落寞的神情和颤动的手指,让人眼前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沉默寡言、思念伴侣的老者形象,思念之情真切动人。可见以情动人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借助生动的细节向人们展示真实的形象。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想让学生在文章中真正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就需要教师平时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并创造情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
  (胡艳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524000)
  

记叙文写作如何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