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3期 ID: 163555

[ 张清鑫 文选 ]   

文艺短评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张清鑫

  文艺短评,是就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发表的评论,是短评中的一种。怎样才能写好文艺短评呢?写好文艺短评,要把握一般短评的写作要点,既要做到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行评论,又应确定好评论的范围;要选择好评论的角度;短评作者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质的积淀。
  文艺短评具有篇幅短小,反映迅速,评论及时,通俗易懂等特点,可称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它既能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上的经验教训,提高创作水平,又能帮助广大文化消费者真正感受理解作品,提高对文艺的鉴赏能力。
  文艺短评一般出现在副刊或普通的杂志上,所面对的是大众,这既要求评论者认清时代的主旋律,高瞻远瞩,又要多与作者、观众沟通,特别是要熟悉大众的欣赏心理,对产生轰动效应的某些作品或者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反映。在具体写作文艺短评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确定评论范围
  评论范围的确定,要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既要熟悉作品,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又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总体构思,而且还要知晓一般读者或观众的反映。具备了这样的前提,短评写作方可起步。对于一般性文艺作品,可从以下三方面评论:
  (一)评论思想倾向及其社会意义。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社会价值是作品的灵魂、统帅,也是文艺短评评论的重点。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幅血肉丰满、生动形象的人生世界的艺术图画,其间蕴涵着多方面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但是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一般不是直接由创作者指出的,而是蕴涵在丰富具体的形象之中的,这就需要短评作者帮助观众深入挖掘,以实现作品的价值。例如根据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同名小说《红处方》改编的电视剧,情节紧张,故事性强,对观众很有吸引力,但是对于作品的思想意义,一般观众就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这就需要短评作者引导观众认识作品要表现的深刻寓意:人类虽然制造了魔鬼一样的鸦片,但是他们凭着理性的力量,最终将战胜它,从而歌颂了人类的伟大与高贵,并且对当前吸毒贩毒者及广大观众的灵魂都起到了震撼作用。
  (二)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这是文艺评论的中心。评人物关键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分析人物形象时,或分析典型人物,或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要根据实际作品,有所侧重,切忌面面俱到。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评论者一定要高瞻远瞩,既指出形象的积极意义,又要客观地指出其负面影响,以防作品的人物形象对观众起误导作用。
  (三)评艺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技巧的正确评论,可以帮助读者或者观众提高阅读和鉴赏作品的水平,又有助于艺术家总结经验。分析艺术技巧表现在多方面,如人物描写方法,情节结构的安排,环境场面的设置,创作方法的运用,语言风格的特色以及编导的艺术策划和演员表演的艺术功底等等。
  范围明确,挖掘深刻,评论才能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确定评论的范围是写好文艺短评的重要环节。
  二、选择评论的角度和提炼论点
  范围确定后,还存在一个怎样评的问题,亦即选择什么角度进行评论。文艺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而是作家根据自己对实际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对所得到的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加工。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和欣赏水平的差别,对作品的反映也各有千秋。因此在评论时,要根据作品的特点,根据大众对作品的普遍认识程度,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以正确而中肯的评价。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观察角度的变化,事物往往呈现新的面貌。所以,选准角度,评论容易产生新意,短评要把作品中的内容美,形式美充分显示出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并拨动观众的心弦。比如茅盾评论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就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他是从细节分析入手来评价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意义的。
  在确定了范围,选准了角度之后,就应开始提炼观点了。要想使短评的论点鲜明、新颖、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就要做到思路清晰。如果思路混乱、论点模糊,就写不出优秀的评论文章。此外,还要做到材料和观点的有机统一,如果观点不是从材料中提炼,而是凭空想出来的,材料不能说明论点,这就容易造成论点与材料的游离,甚至产生互相矛盾的现象。
  三、短评作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质的积淀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评论者要想准确深刻地对作品进行评论,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否则,就不能深入地理解作品,评论就不会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著名评论家中如俄国的别林斯基,我国的傅雷,他们都是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并有一定的知识修养的人。实践证明,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其评论水平就越高。其次,短评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包括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文艺评论是一种理论活动,这一活动既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抽象思维,他们要比一般的作者、读者或观众站得高,并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对作品的认识比较深远、精辟。艺术修养是指评论者的艺术鉴赏力及对文学批评规律的把握程度,艺术感受差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评论者。普列汉诺夫指出:“只有那些兼备极为发达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的人,才有可能做艺术作品的好的评论家。”对艺术作品批评规律的把握是指深刻地理解文艺批评的性质,正确掌握文艺批评的标准,恰当运用文艺批评的方法以及具有熟练的文艺批评技巧。第三,短评作者要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短评面对的是普通的观众和读者,在语言运用上,要明白晓畅,少用专业术语,因为作者的表达往往和读者或观众的普遍性理解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隔阂,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读者范围,要求写作者认真考虑读者的语言理解层次,主动适应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做到语言表达的深入浅出和简明平易,不能隐晦曲折,艰涩难懂,要把写作和阅读之间的语言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我们在强调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的同时,要考虑文艺的娱乐属性,寻找严肃文艺与通俗文艺的结合点,力争做到“曲高和众”,引导观众在文艺鉴赏的娱悦中受到文化和思想的启迪。此外,短评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对当下的社会生活作出敏捷的反映。文艺短评在社会起着引导鉴赏、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文艺短评作家是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的制造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重要文艺作品的出版或上演,短评作家适时恰当地发表评论,给予引导,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如果缺乏评论者的参与,就会影响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甚至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短评作者应目光敏锐,勇于开拓,对一定时期百姓生活中产生不同凡响的作品以及百姓所关心的焦点问题给予中肯的评价,写出能与读者和观众心灵共振的短评。
  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歌能振奋人的精神,能够帮助人们观风俗之盛衰,也能团结人民、针砭时弊。因此,文艺短评作者应重视文艺对社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有历史使命感,用笔去弘扬时代主旋律,把自己的笔墨和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兴衰联系起来,写出不愧于伟大改革时代的为大众所欢迎的文艺短评来。
  (张清鑫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宛北中专473200)

文艺短评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