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沙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1081-1155)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为元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能写文填词。丈夫赵明诚乃徽宗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川郡行政长官,喜好金石学。两人结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夫妻俩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不料,靖康元年(1297),金兵南侵,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擒,政局动乱,他们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痛失爱夫,悲痛欲绝,再加上他们夫妻南渡所带过江的书画金石也在战乱中大部分丢失,使她精神备受摧残,使得李清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孤凄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在经济条件优裕、文学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加上她勤奋好学,擅长诗、文、词兼书法、绘画、音乐,才高学博,堪称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诗文艺术作品大多遗失,现传《漱玉词》乃后人辑本,约有四十余首。尽管李清照的艺术专长颇多,相比之下,流传至今较多的还是她的词,且影响甚广,故而世人把李清照归于著名的词人。
李清照的一生,不管是待字闺中还是流离失所,惟独不忘写诗填词。有意思的是,她写诗和填词分工明确:她评论古今,与时事政治相关的题材一般用诗来表现,而由个人的生活感受所引起的喜悦或哀愁大都用词来表达。填词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她精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她词作中几乎都有体现。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南渡前多写闺中欢情和思夫之恋,南渡后多写战争中的感时伤怀和悼亡忆旧。
据考证,这首《醉花阴》是南渡之前的词作,当时赵明诚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李清照在家独守空房,适遇农历九月九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思夫心切,写下了这首《醉花阴》。
此词写离情兼写悲愁,题材与一般男性所代写的思妇词没有什么区别,但因是女词人,李清照以自己地道的少妇笔触写自己地道的少妇感情,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艺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笔触凝重而幽细
细读这首词,我们会发现这首词通篇运用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和一横一纵、一来一往两种方法来组织文字。异中求同,实际是用层叠的方法突出同一感情的份量。这首词为了刻画自我形象,选择了三个时间段(昼、半夜、黄昏)四个空间点(厅堂、床上、东篱、帘内)进行自己的三个动作(坐、睡、喝酒赏花),突出的只是一点,无论何时何处,自己干什么都止不住对丈夫的刻骨思念。同中求异,实际就是细节描写,同是写自己的心理,“瑞脑销金兽”是从视觉上写,眼睛盯着香炉看着香慢慢地一点点地燃烧,说明她觉得没有丈夫在身边,生活太单调,日子太长,时间过得太慢;“半夜凉初透”是从触觉上写,晚上什么时候凉气透进屋都那么准确地知道,说明她一夜无眠,丈夫不在家,她倍觉孤单冷清;“有暗香盈袖”是从嗅觉上写,说明黄花尚且求人赏,而我三春好处也多么希望丈夫爱惜;“人比黄花瘦”则是从总体的感觉上写,一瞬间猛觉得自己的青春如黄花在凋谢。同是写自己的举止,“愁永昼”是写坐态,坐不安;“玉枕纱厨”写睡态,睡不宁;“人比黄花瘦”写全身形态,容颜憔悴瘦损。全面展开、细节描写是这首词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由于一首小词写了四个细节,这就从四面八方把自己思念丈夫的具体内容、具体形态、具体程度、具体结果全都写出来了,确实“曲折尽人意”,写得“幽细凄清”,充分表现了自己极其细微的感情和极其敏感的心理,异中求同、凝重悲深,同中求异、细微曲折,这极少见的典型的女性笔触,男性词人何能相比。
二、愁情敏感而强烈
这首小词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千古名句。相传李清照曾把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叹赏自愧不如,又务欲胜之,遂苦心作词五十首,杂以此词交友人陆德夫,陆德夫吟咏再三,说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这三句处处不可胜言,人们有多种解说,我们认为其好处首先在于它写的是一种瞬间的感觉,表现了一种少妇特有的敏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埋在心里的一腔心事,瞬间触发,心血来潮,心弦猛地一颤,反过来一瞬间泄露春光,暴露出心底里的全部秘密。西风、黄花都是重阳节时的景物,西风吹卷帘暮,露现出自己少妇的面容,自己本来心地憔悴而暂不自知,西风拂面而猛然心惊,像满地黄花憔悴损一样,美好青春大概也在凋谢而无人珍惜。
三、画面幽雅,音节响亮
这首小词画面非常强,特别是最后九个字,名词“帘、西风、人、黄花”占六个,而前三字中著一个“卷”,后三字中嵌一个“比”字,串珠成链,最后又用一个“瘦”字,非常醒目,像一颗夜光珠,使九个字以此为光束,以人为中心,以花为陪衬,以风卷帘动为背景,构成了一幅美丽高雅的图画。除此之外,整首小词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语言像泉水叮咚响,非常好听。特别是最后九字中的押韵处,“风”字声音洪亮,“瘦”字声音细腻,先洪亮而收到瘦字,极细极小,顿挫响亮。
(马凡陕西省神木县第四中学71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