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事业,其中语文学科本应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语文学科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课时安排少,受关注的程度低,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无趣。其实语文课作为职业学校基础课之一,我们应充分意识到它对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职业学校应该重视语文学科的日常教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要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教学质量就要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高效课堂氛围。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激发职高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期对同仁有所借鉴。
从牙牙学语开始,语文学科以其与母语的“血缘”关系而倍受人们喜爱,尤其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学科具备的基础性、人文性和知识性的学科特点使得它更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显身手,更能在培养复合型、多面型和应用型人才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不容忽视的是语文学科在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学习中却大受冷落,尤其在中职学生的基础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的影响力愈来愈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文课在职业学校中虽名为主课,但是在大多数学校中,同一年级无论何专业使用的都是通用教材,每次期末考试,专业无需问,重点差不多,教来教去,学来学去,造成学生小学、初中对语文积累的一点“好感”也江河日下了,语文课在中职学校中变成了应景之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摆正语文学科在职业学校中的位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成了当务之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已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而成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引领者”。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更要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高效课堂,而学生作为新课堂中的“主体”,就要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效率。时至今日,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改推行得并不顺利,滞后性的矛盾日益凸现,这也是有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
一、在现阶段职业学校语文地位的微妙变化
在江苏省新课改后,语文成为了普通高考三大主课之一,由此在普通高中学科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学校重视、教师强化、家长督促,再加上满天飞的语文辅导材料,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由此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职业学校中,语文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虽然还依然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但与专业课相比,它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大多数家长与孩子认为只要专业课学好其它科目可以忽略,甚至连部分专业课教师也抱有这种看法,态度决定一切,他们上课时的情绪可想而知了。
二、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与方式的落后
一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依然是教师唱主角,“满堂灌”、“全课讲”的模式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干巴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另一方面,受以往授课思想的制约,使得语文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尤其是与职校生将来学习就业的工作岗位相去甚远,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可真是学生、教师相看两埋怨了。
三、职校语文教材的编写缺乏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江苏今年职高新教材的出版受到了绝大多数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好评。它贴近生活,贴近文化,贴近心灵,实用性非常强。可是在许多地区现有的职高教材虽经历几版的改革依然是“换汤不换药”,他们的教材没有摆脱普高教材编写思路的束缚,缺乏针对学生未来就业培训的内容,且课文篇目老套毫无新意,语法问题晦涩难懂,这对在初中阶段语文成绩就“营养不良”的职高生来说,上课时的毫无生气、打采也就情有可原了。
四、现阶段的职业学校缺少竞争机制,教师缺乏动力,少有自我负重的思想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历来是职高教师心中永远的痛。就笔者所在省的职业高中的现状来看,尤其是苏北地区,家长普遍的共识是:一流的学生进省重点高中,二流的学生进市重点高中,三流的实在没学上的才上职业高中。而且,家长与学生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等到他们上了职高之后,本身素养不高,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放松了语文的学习。更重要的一点是职业学校大多没有升学压力(除对口单招专业之外),因此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自身能力的压力就小,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就弱,自然他们参加教科研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了,“考好考坏一个样”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教师的“出工不出力”。
职业高中的学生正处在花季,他们有自己的观念、标准,无论如何,他们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我们教学时不能生搬硬套、一概而论。同时,中职学生存在的“自我约束力差,学习主动性弱”的特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因材施教,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笔者看来,要让职业高中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尝试改变:
第一,让学生走进职高语文“深处”,体悟它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
职高的学生与普高的学生相比,对美的事物的感悟是一样的。受母语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阶段他们对学习语文还是抱着一定兴趣的,最难的只是背不完的课文和读不懂的文言文。所以,我们要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喜爱,培养他们认识语文课堂中的语言美,内涵美,意境美。比如,作为刘邦故里的师生,笔者在讲《阿房宫赋》时,就先从楚汉相争入手,从沛人的骄傲——刘邦入手,再带领学生走进杜牧为我们营造的宏伟、磅礴的阿房宫之中,想象领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壮丽之美,进而引导他们理解作者借古讽今之意,领略文章的艺术之美。
第二,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授课要有的放矢,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目标。
“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今天我们读书不再只是为了“光宗耀祖”、“治国平天下”,可是古语中“书中车马多簇簇”还是有道理的。语文课虽然不如专业课的应用性那么明显,但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我们要丰富自身,提高自己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而要学会读书就应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的工具性、重要性也就体现无余了;另一方面,职高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应聘、竞聘上岗、谋求升职都离不开自身语文素质的提高,“好酒也怕巷子深”,要想成功地推销自己,语文课学习的重要性就要全面、真正地理解到位。
第三,积极扩展、丰富我们职业学校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容。
要想全面、切实地提职业高中课堂的学习效率,抓好语文课的教学,我们就要课内、课外学习一起“开花”。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既要上好校内每堂课,又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课余时间较为充足,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在假期引导他们在实习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心得体会,或深入企业做调查,形成文学型的小报告来培养他们语文学习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享受登上舞台的快乐,从而积极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四,积极探索职高语文的新教法、新思路。
教师的“满堂灌”在普通高中已经杳无踪迹,在职高语文学习中也应退出历史舞台了。“教有教法,但学无定法”,我们在具体授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智特点,要考虑到他们专业的特点。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沉醉于其中,在合作中探究,合作中交流,合作中进步;同时尽量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职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文秘和旅游专业的同学学习时就可以用“情景再现法”去感悟月下的荷塘之美,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就要鼓励他们用电脑去尝试绘出清华园的建筑之美,绘出作者具体的游览路线图,最好再能做出动画效果,这样就能全面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当然,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我们还要带着“三心”入课堂,即“爱心、细心与耐心”,把平等、和美、互爱的思想融入课堂学习之中,带着爱而来,把一颗挚爱的心倾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更会让他们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课的魅力。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提高都离不开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配合,所以,我们只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积极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就能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高效语文课堂。
(燕勇江苏省沛县职教中心2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