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0年第2期 ID: 153042

[ 王翠芳 文选 ]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 王翠芳

  [摘要]如何在语文课堂实现“活、进、新、趣、谐”的教学效果呢?高尔基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应用,无疑是是一条颇为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一、激师活教,诱生活学,教、学乃活。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为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使语文教育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为此,信息技术必须加强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双赢。
  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其有效载体之一的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也必将日益凸显它的非凡魅力。因此,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面前就无形被激活,其表现有二:一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教师必须活学活用这一新型的“教学工具”。二是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又决定教师必须活用善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但倘若引进了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鼠标轻轻一点,画面、音乐、文字落英缤纷,表情、眼神、思考也就流光溢彩。在这里,多媒体教育技术代替了“言”而有“文”,其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刻能铭心,久而难忘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当教师在恰如其氛、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使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活力十足之后,作为学生也就被相机诱活。表现也有二:一是广开视听,获得知识的“活”。二是奋其私智,获得思维的“活”。
  
  二、教约其博,学薄其厚,教、学故进。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其最大的更是可以极大限度地扩充知识,链接相关信息,进行广泛阅览,从而广才弘识。苏轼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语文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给了教师“服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自由空间,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则成了教师所必备。于是,博观约取,运思如刀,“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随之“潮平两岸阔”,更进一层。此进,日为师者之“思”进。
  而从学生角度讲,教师虽于博取约,其获得的知识量仍是相当巨大。若教师又相机诱导,利用多媒体广泛研究性学习,其知识的储备可谓“富五车”了。那么“艺术品所放射的人的性格的光辉——一种奇妙的表现,通过画或音乐,把人性中最深刻最简单的一些物质都表现出来”(爱默生语)。学生至于融会贯通、欣然顿悟、学至妙境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其学习能力也会更进一步。
  
  三、新师所教,新生所学,教,学共新。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应用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节省教学环节及时更新所学。如其对板书时间的节省,对资料印刷的节省,对操作步骤的节省;对教学手段的更新,对教学方法的更新,对教学内容的更新。
  
  四、促教生趣,使学有趣,教、学同趣。
  
  
  网络环境下产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时间……”这里的“基本自由”便是学生学习的“趣味”所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至少解放学生的“四种”基本自由:头脑、眼睛、嘴、时间。这就毋庸置疑地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教而生趣的促动作用和对学生学而有趣的促使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每一个细节生趣,无疑可以让学生精力集中如一,葆有学习兴趣,从而事半功倍地取得学习效果。
  
  五、教者心谐,学者情谐,教、学相谐
  
  黑格尔说过:“只有从心灵生发的,仍继续在心灵土壤中长着的,受过心灵洗礼的东西……才是艺术作品。”教学过程其实是“真、善、美”的相相融相合的过程,教师“心动”学生“情动”,这是有机统一的和谐。体验、思维,应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关键词。所谓“自觉创情境,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
  《札记·学记》在论述教学之道时,十分明确地指出:“道而弗牵则和”,“各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其实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终极状态;和而不同,定位致和。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语文说,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变得更加鲜明突出,落实有效。叶圣陶曾经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综上所述,“活、进、新、趣”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应用的初级目标,“谐”才是其高级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课堂吹来了革新的春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能跟得上这一发展的潮流,方能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不湿。也只有投身到现代教育实践中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全面地大面积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