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本科体育课教学,弊端越来越明显。分析了现行本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出了改革现行高校体育教学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本科体育;教学改革:教学弊端
公共体育课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好坏将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国家也非常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先后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例》、《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保障。本文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有关问题作初步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设想,供专家和同行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指导思想上有一定偏差。由于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长期以来对公共体育教学的任务、目的认识上有一定问题,也就是说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与实际需要有一定偏差。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着重视技术课教学,忽视体育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往往会忽略学生体育观念的培养,特别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忽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看重竞技性项目。忽视有益身心全面发展的项目。主要表现在,没有看清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增强体质,使身心全面发展,而是偏面强调身体素质的发展,强调身体素质的练习,没有重视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仍旧沿袭陈旧的老教材、老教法,没有因时因势去改变。近50年以来,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内容和中学教材内容几乎一样,没有区分不同阶段的需要。缺乏真正适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好教材。因此,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大多是常识性内容,不能够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没有较好地反映体育科学的新发展。课程的设置也不近合理。现在,工作体育课仅限大一和大二学生,高年级并没有开设体育课。由于学生的体育意识差,良好的锻炼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高年级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学生体质状况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二、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改革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改革不需由指导思想做起,首先要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始终贯彻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尽快建立适应现代教学思潮和体育思想、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体育新体系。
改革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给予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足够重视,合理安排与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目标相配套的实效性强、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突出“小而精”的教材体系,放弃一些重复、枯燥乏味、技术性强的项目。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尽量采用“互帮式”、“诱导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同时,运用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自觉,在快乐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学制;从现有的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改为学生在校期间(除去外出实习)均开设公共体育课,从学制上保证学生在生长发育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
三、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教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能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所学运动技能,运用到运动实践中。形成一个新的运动技能,首先通过教师精练的言语讲解和示范动作,形成初级的运动表象,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视觉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根难把示范动作做得很规范,也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安排教材内容时,总是避开自己的弱项,以自己擅长的内容来教学。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业就局限在教师的授课范围内,很难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带来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即使自己不擅长,也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拓展的空间。教师不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一定得会教学生如何能够学到更多知识的方法。
四、教师的年龄影响教材的选择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教师的运动能力将不断下降,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就会刻意避免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这样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随着目前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高,许多青年教师运动意识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大腹便便,严重影响了运动实践的能力,反应在教学上就是不能够很好的示范技术动作,没有给学生一个积极健康的体育教师形象。因此他们在选择教材内容上也会有所趋好。造成教材内容选择的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五、高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当前教学改革中,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无论是实践运用中,还是在在分类上,都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完善,脱离于实际需要,只有深入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有效地进行改革和发展。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多样性特点,主体性、心理化发展趋势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然而,实践表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个艰难的过程,人们说的多,做的少。体育教学改革严重滞后于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些弊端依然存在,极大地制约着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全面改革现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诸多弊端,转变旧的观念,提高人们对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的认识。有这样,高校体业才能受到更广泛的尊重,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六、有关教材的设想
就现有体育教学来讲,一般教学方法必须服从体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职能。现在教学观念面临转型期,因此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也会相应的调整。首先要从教材内容的改变做起,再设计与教材和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当今的大学生正是现在素质教育的成果反应,他们一旦走入社会也会对素质教育形成一定得影响,也就是说,他们毕业以后的现实表现将是对素质教育检验的最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陆文龙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J]上海体院学报,1999,(23):147-148
[2]张建宁,王雪,我国学校体院教材内容改革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0,(3)
[3]贡娟,李小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与科学,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