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4期 ID: 163645

[ 贾惠艳 文选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贾惠艳

  据调查,中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并且有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其中中小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没有材料可写。笔者从事高三教学多年,越来越痛感学生作文中最大的问题是材料陈旧,乏善可陈。诚然,高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常规的课外阅读。但是,作为考生,不能以“没有时间阅读”作为借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为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积累作文素材支几招,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一、语文课本,高考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
  高中三年,按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统计,共有五册必修本,如果再加上各类选修读本,所选文章应该超过500篇。课本中所选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久经考验的名篇。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你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直到课下注释,课后练习,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下面以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为例,略作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一个老头,为什么能独自劝退强大的秦国,保存了郑国?如没有丰富的知识,没有超人的胆识,没有非凡的口才,他怎么能够成功?(可用于“知识”“胆识”“口才”“综合素质”“爱国”等话题)
  《赤壁赋》
  人生在世,要学得豁达,活得潇洒,要笑傲江湖,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不要让一些个人恩怨把你压垮。苏轼因政治风波被贬到黄州做个闲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这种乐观旷达的情怀,也值得我们借鉴。(可用于“乐观”“挫折”等话题)
  此外,从课本中还能找到许多反映人生哲理的作文素材,如:
  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二、学生习作,高考作文素材的珍贵来源
  每次写作练习,笔者都会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文中的新颖、精彩的材料,宣读、张贴,与全班同学共享,从而成为同学们共同的写作资源。有时笔者会让学生互改作文,从别人的文章中发现新鲜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一次以“走向阳光”为话题的作文中,我们的学生作文中出现了很多珍贵的素材:
  1.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大屠杀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彻底震碎了东欧人民仇恨德国纳粹的坚冰,化解了自普鲁士以来近一百年波兰同德国的民族矛盾。正是德国人坦诚的认罪态度和深刻的历史反省重塑了德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从而使德国人以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大国身份重回国际舞台。但与德国同为二站轴心国的日本却一直回避自己的错误和罪行。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美化战争……这些都深深地伤害了亚洲人民的心。日本就好像一个不知悔改的罪犯,牢牢地被圈在良心筑成的监牢里。因为错误而回避阳光成了日本人最大的悲哀。因此有人说跪着的德国总理要比站着的日本首相更伟大。
  2.刘备的心中依然充满希望的阳光。终于他等到了诸葛亮的出山。三国时期风云多变,出生帝室的刘备竟落得以编织草鞋为生的下场。虽因平定黄巾起义有功而得到朝廷的启用,但胸有帝国之志的刘备却是命运坎坷的,多次遭受沉重的打击使他不得不:附陶谦,降曹操,投袁绍,奔刘表。尽管成功的道路上阴云密布,但刘备的心中依然充满希望的阳光。终于他等到了诸葛亮的出山,在正确地战略思想指导下他率领军队:破曹操,取荆州,入益州,夺汉中,建立了蜀国。内心充满阳光的刘备最终冲破重重阴云到达成功的彼岸,回眸历史被挫折笼罩时我们又岂能让内心失去希望的阳光。
  3.天汉二年,在汉武帝盛怒未消之时,司马迁仗义执言为李陵辩驳,遭遇男人无法忍受的宫刑。死神如同黑暗一般缠绕。司马迁啼破黑夜,如万丈激流般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迎来万人崇仰的光明,走在阳光下,司马迁永远都是那么夺目。(韩延广)
  三、试卷练习,高考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高三,考生肯定要做大量的试题,就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的构成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论述类阅读都可以直接为高考作文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这些素材是建筑作文殿堂的材料。选用、仿用、连贯、得体、简明、修辞等的训练都可看作是作文片段练习,把每一段写好了,组合成一篇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举例说明:
  (一)笔者曾经从名句默写题讲到作文素材的积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人就是要不断地工作,孔子说:“生无所息。”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屈原《离骚》说:“ 而欧阳修《伶官传序》则说这是一道名句默写题,所有篇目都在初高中语文课本里面出现过。当讲到这道题时,笔者告诉学生,首先,你应该正确填空,孔子说:“生无所息。”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屈原《离骚》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欧阳修《伶官传序》则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次,把这些文字稍稍组合便是一篇文章的绝好开头。而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也便是“人生要积极探索、努力奋斗、执着追求”这一观点的绝好论据。
  (二)依照所给句子选取两种事物续写两句话,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深谷幽兰,离开了喧嚣的尘世,选择了深幽的山谷,才彰显了自己的静谧幽雅;;。
  笔者除了讲解解答仿写类试题注意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成分搭配特点、修辞特点和字数多少以外,还着重强调保持情感、风格、语气等与例句一致。
  (参考答案)峭壁青松,离开了平坦的大道,选择了山崖陡壁,才凸显了自己的坚韧不屈;傲雪寒梅,离开了和煦的阳光,选择了凛冽风霜,才展现了自己的铮铮铁骨。
  将这一段文字连起来,还可用于“选择”“磨砺”等作文话题。
  四、关注媒体,高考作文素材不竭的源泉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都是触手可及的作文素材来源,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都应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例如,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视节目,学生为一个个人物所感动,近期的作文中就出现了不少感动人物。老师的嘴巴,同学的卧谈,亲友的传闻都可妙手点化,为我所用。
  此外,课外阅读书籍,指导并帮助学生订阅相关报刊,如《语文报》、《课外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这种阅读不但是学生繁忙中的一种休息,也不失为作文素材积累的一种好方法。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