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达到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习作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训练。
习作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以往的习作课堂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神情凝重,一片茫然。那些痛苦或无奈的表情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习作教学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实践中笔者力求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使习作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喜爱的课堂。合作学习是师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在习作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在教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习作《创编童话》中,笔者采用了合作习作训练的方式,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的表现欲、创作欲均达到高峰,次次习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一、合作,让积累更主动
众所周知学生书看得越多,想象力越丰富,创编能力就越强。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惧怕写作,这与传统的“积累”有相当大的关系。传统的积累是教师布置读背内容,然后检查。学生在被动记忆的重负下将“读背”视为酷刑,与此同时,主动积累的愿望和热情也随之丧失殆尽了。在《创编童话》的习作教学之前,学生阅读积累童话是必要的。以往单纯地布置阅读内容,很难吸引多数学生都动起来,这次笔者将学生按照平时的习作水平及各自的特点分成了4—6人一个学习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然后以阅读童话、了解童话、创作童话、评析童话的环节开展活动。每个环节都有要完成的任务,都有相应的竞赛。于是,各个小组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成员间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学习小组的汇报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选择制作幻灯片,有的做推荐卡、读书小报,有的绘制童话形象……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的小组进行对比。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积累的愿望和热情“起死回生”!
二、合作,让思考更深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现在我们不难看到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气氛活跃的课堂。但是,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遇到了前进中的瓶颈:学生更愿意表现而不是思考,思维常常停留在浅层次的“知道”,而不是深层次的“理解”上。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促进人的思维,形成集体的智慧。笔者在教学《创编童话》之前,为学生布置了“寻找童话秘密”这一任务,学生的阅读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带着思考去读书。学生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他们更深人地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小组用大量的资料来证明在童话中,花鸟虫鱼等世间万物都有了人的行为;有的小组更是故弄玄虚地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波浪线,然后举例向同学介绍童话故事情节曲折这一特点;有的通过一幅幅的卡通漫画展现童话故事的生动有趣;还有的小组则运用一篇篇读后感来说明童话故事的哲理性。
三、合作,让想象更绚丽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而习作教学本身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让儿童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是创编童话的核心和关键。笔者在教学《创编童话》时借助一幅图画(在一片草地上,有一条小河,小河边有三只小动物:小猫、小羊和小猴,河对岸有一棵桃树。)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变成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可能发生的一连串的动作。每个小组都选出最佳的童话故事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例如:有的小组根据十二生肖中唯独缺少小猫的特点,创编了《新十二生肖故事》,有的小组根据小猴子红屁股,山羊长胡子的特点创编了《森林英雄》童话故事,还有的小组创编出富有哲理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合作,让学生的想象思接千载、纵横万里;合作,让学生的想象瑰丽无比、异彩纷呈。
四、合作,让指导更轻松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而且能让学生在看到同伴成功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在《创编童话》习作过程中,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了鲜活的积累、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因此在习作指导中,选材指导不必再多费口舌,因为学生可以信手拈来;立意指导无须再画蛇添足,因为学生已经有所感悟;表达指导无须再喋喋不休,因为学生早已跃跃欲试!小组成员共同商量,选取大家相对感兴趣的内容,集体创作将童话完成。在写作中学生的表现欲、创作欲均达到高峰,无论是定题,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初稿,都显得非常顺利。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习作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在共同分享成功快乐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作为人的“尊严感”、“归属感”和对他人的“影响力”。
五、合作,让评改更愉悦
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习作评改,学生不仅是评改的对象,而且是评改的主体、主人。学生在课堂上由于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习作内容,很多学生的写作欲望空前高涨,他们更想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来,因此,小组合作创编童话只是习作指导的一个过程,最终学生还需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习作评改课上,按照布置任务,点拨方法;小组讨论,巡回指导;全班交流,精讲佳作的过程进行合作评改,促进了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助互进,培养了良好的自改、互改能力与习惯。更重要的是,从此,学生在习作时有了强烈的“读者群”意识,能够尽最大努力写好每一篇习作,进而逐步确立起对习作、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
合作学习是习作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只要设计和调控得当,习作教学和习作实践就能够成为师生共同向往、充满愉悦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