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4期 ID: 163605

[ 陈正明 文选 ]   

课堂动起来 育人细无声

◇ 陈正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达到“育人细无声”呢?不妨试试下面的“三动”。
  一、心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入情,一次又一次心动,就可以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1.新课开始,创设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如学习《一株紫丁香》,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一段。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知道这是写给谁的吗?是写给老师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欣慰的是,学生在成长的时候,没有忘记老师。教师节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一起看看吧!(出示画面)这样“入境始于亲”,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走近文本创设的情感之场,感悟师生之情。听歌之后,教师巧妙地设置悬念,激情激趣,让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去。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开始创设情境还有很多种方法,如故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猜谜语等。运用好情境教学,巧妙地牵动一颗颗童心,课堂就能活起来。
  2.课中创设情境,让课堂有一种节奏美,让学生始终保持“心动”状态。如学习《两只鸟蛋》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激情再次调动起来。笔者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谈自己了解到什么?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什么情况下爸爸妈妈也是“焦急不安”的,当时会说些什么?会怎么做?学生的激情一下被调动起来,从而知道爱护鸟蛋就是爱护小鸟。课中还可以设置课本剧表演情境、游戏情境等。只有学生一次次心动,学生的内心才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使他们始终处于探索中,这样的课堂才会不断迸发精彩的火花。
  二、行动——鼓励动员,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升
  心动才会有行动。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新课程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学习《地球爷爷的手》一课,笔者让小组合作,小组成员有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探讨。由于学生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更为完整了。
  为了让整个课堂真真实实地动起来,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忽视那些成绩稍差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动起来,就要给他们吃一些偏饭,创设条件,让他们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乐趣。试想,全班的同学都能带着兴趣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又怎能说不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呢!
  三、互动——放飞心灵,让他们在自主合作中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学相长,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思维,活跃心智。怎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呢?
  1.自主。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如在识字课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还可以编顺口溜、谜语等多种方法,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探索意识,既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如学习《荷叶圆圆》一课,笔者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自己确立学习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的,无论小水珠、小蜻蜓,还是小鱼,从朗读到表演,都那么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生生互动,张扬个性,展示特色。
  2.合作。新式的积极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离不开合作。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又有争议的部分去合作。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对于国王为什么选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做继承人,学生争论不休。笔者让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攻破难关。在相互补充、合作交流中,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很自然地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当然,合作展示的方式很多,如分角色表演读,课本剧表演等等。通过这些别具特色的合作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语文的综合素养,同时也活跃了课堂,发展了自我。
  总之,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理念,让我们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只有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才能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育人细无声”的境界。
  
  

课堂动起来  育人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