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4期 ID: 163626

[ 李少华 文选 ]   

毛泽东诗词阅读指导

◇ 李少华

  毛泽东诗词题材多样,充分展示了他丰富豪放雄浑的思想情感,真切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阶段的风貌,既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又有无限的艺术生命力和恒久的审美价值,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可以说,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情怀、博大的精神和宏伟理想的闪光。
  诵读鉴赏毛泽东诗词,可以让学生充分而深入地感悟伟人超凡的胆略与才智,可以从中吸取难得的精神食粮,荡涤自己的心灵,打好人生底色,奠定人生的根基。毛泽东诗词就是对学生进行红色经典教育熏陶的好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我们教给学生阅读毛泽东经典诗词的方法,他们就不会再为阅读而头痛,就能够通过反复朗诵,深入体会,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选择诗词精品,把握背景深入品味
  《毛泽东诗词集》正编的四十二首诗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上乘之作,奠定了毛泽东在诗坛的地位。尤其是《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经典篇目要深研精熟于心。
  诗歌鉴赏一旦脱离背景,必将影响对整首诗的认识和理解,更无从谈起准确理解其间所饱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在《七律·长征》中,长征就是一个重要的大背景,而对长征历程中,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几次重大事件的了解,对理解诗歌中的一些关键字眼乃至整首诗都有重要意义。诗歌的背景始终是为准确理解和把握诗歌内涵服务的。
  我们读毛泽东诗词,一字一句都要认清读准,不错不漏;精心仔细,确实把握。诵读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只有反复朗读背诵,深入体味,才能透彻理解和把握毛泽东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意趣,才能领略其音韵美和意境美。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情志和神气才能深入于心,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灵魂。
  二、借助多媒体,运用想象感受意境
  毛泽东的诗词绝大部分是他所经历的历史时代、革命生活、革命斗争的艺术反映。而这些与如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为了填补这一时空的断层,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再现那个时代的画面,同时让诗中的形、声、色、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将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形成强烈的情感碰撞,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辅助。
  在诗歌鉴赏中,要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例如,在《七律·长征》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置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通过想象,便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翻越五岭山脉时险象环生的曲折、仿佛看到了茫茫大雪山中战士们跋涉艰难却坚定的身影……那一个个丰满的画面就在自己的想象中浮现出来。而诗的内容也在自己合理的填补和扩充中丰富起来了。
  三、积累经典名句,吸取力量延伸课外
  诵读经典诗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熟读名篇名句,把千古传诵的名句铭记于心,成为其终身享受的语言储备,经典诵读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要通过熟读、背诵记住古诗语句,特别是名句。例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后四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就是千古名句,就应深入理解,准确记诵,为我所用。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宣告蒋家王朝灭亡的光辉史实。其中后四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也阐释了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
  为了更好地走进毛泽东,鉴赏毛泽东的诗词,从中吸取精神力量,就要在课堂外进行拓展诵读。例如,《七律·长征》作为这一组课文的第一篇,可以以这首诗为切入点,再结合《卜算子·咏梅》,进一步搜集、整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如《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等,这样以点带面的学习,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古诗词积淀。以此指引人生方向,培养爱国情怀,夯实文化底蕴,润泽精神心灵。
  诵读毛泽东诗词,可以让学生的心灵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洗礼,受到毛泽东思想的感召,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为他们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毛泽东诗词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