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目的。笔者以自主作文教学法激发了写作兴趣,让学生抒写自己经历的事情,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提高了写作水平。同时,笔者也提出了自主作文教学法的三个步骤:自主命题,自主拟题,自主评价。通过这三个步骤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要我写”的局面,变成“我要写”。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笔者的传统教学遇到瓶颈——教学模式老套,激发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几天几夜没有睡着,总是反复地思考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在积极研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不断地努力思考之后,笔者终于想到了自主作文教学法。所谓自主作文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命题、自主拟题、自主评价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一种写作教学方式。它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不需指导点拨,而是意味着教师要进行个性化的写作指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写作特点、写作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点拨。同时,这样的写作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要我写”的局面,变成了“我要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情动于衷”的写作质量自然也会提高。
一、自主命题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自主命题是学生对这个世界、对自我认识的首要体现,它是写作的方向盘。从自主命题中可以看出学生近期的想法、对哪个方面会特别关注。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现在,从周一到周五收集学生的命题,到了周五就公布这周的命题成果,由学生自由选择一道命题来写。学生的命题可以是以材料方式、读后感方式等等,学生也可以在随时命题,只要他有灵感。另外,对于命题好的学生也要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命题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完《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有个学生就出了一道命题:在我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心底流通着一股爱与爱的失落交集的悲戚。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毕业之时,爸爸生命逝去的悲凉,在无奈之中自己突然间长大了。想想自己,一直在爸爸妈妈的庇护下快乐成长,但却不满足于这种快乐与幸福,却还在一味地要求这要求那。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难道成长都要在一种无奈之中,而不是一种自觉的方式吗?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种读后感式的命题方式,也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倡导的,由阅读导向写作。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思考。而这种读后感式命题方式让他们学会思考,从思考中又提高了言语表达能力。这篇以“成长”为话题的读后感式命题,不但有深度,还具有生命的温情。并且,这个话题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都有共同体验的,也就是情感的共鸣。周五,在公布完所有的命题之后,笔者特别奖励了这个命题者,而且评价了这个命题的优势在哪里。之后,这个学生源源不断地提出了很多既新颖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命题。
收集学生的命题时,也收获了温馨的果实,一种从未有过的教学成就感盈满心怀。不为别的,只为学生懂得如何思考了。
二、自主拟题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里的命题作文指的是老师给定了具体的题目,学生不需自己拟题,与本论文中提出的自主命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自主作文教学中,提倡自主拟题,也就是在学生的自主命题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命题,然后自主拟题进行写作。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中考作文基本都是命题作文,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少,如果在平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那么会导致的结果是写不出作文。”但是,笔者要反驳了:“学生平时如果就进行这样的命题训练,有可能导致中考写不出作文。因为不管老师命题的初衷多好,命题多好,学生总觉得自己是被迫的,有种抗拒感,写作往往‘情不由衷’,从而制造出假、大、空的作文。而学生在自主命题的情况下,又进行自主拟题,既是自己喜欢的命题,又是自己真心要去写的,往往是自己亲身体验的经历。这样的写作经历无形中也是为中考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生活素材。所以,不论中考题目如何命题,学生还是有米可下锅的。”
就比如上文所说的“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这个命题。这说明学生都喜欢写自己内心中最有感触的话题,内心中有很多想法可以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当你看到学生自由拟题的题目时,就会无限的欣喜。比如,《在爱中成长》《阳光下的成长》《我与爸爸》《如山的父爱》《永远陪伴我的康乃馨》……《在爱中成长》写的是自己在享受爸爸妈妈的爱的时候,突然间懂得了自己也要表达自己内心中对爸爸妈妈的爱,于是就开始为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学会了爱他人,这是一种成长。《永远陪伴我的康乃馨》写的是妈妈。小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小时候自己很不懂事,总是说妈妈不爱他,不给他买玩具,不给他买帅气的衣服……现在,他明白了妈妈对他的期望是不要攀比,不要永不满足。小作者:妈妈是一朵馨香的康乃馨,她无私地陪着我。即使我此时一无所有,我还有妈妈。小作者还说:当我心中意识到并贮存满妈妈的爱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长大了。
学生自主拟题的作文充满真情实感,这是性灵之作。真的很欣慰,越多性灵作文出现,就越代表着自主写作教学的成功。
三、自主评价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先把学生的作文批改好,然后进行整体性地讲评,指出作文的优缺在哪里。教师的一言论贯穿整个传统的作文评价中,造成劳而少功的现象。而自主作文教学除了自主命题、自主拟题以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自主评价。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一个学生要负责评价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学生的作文。学生要进行自主评价,并且还要对其他两个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同一篇作文。而写作者也可以从别人的眼里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当然,教师不能把评价的任务推给学生,而自己则在一边旁观。教师既要看学生的写作,还要对学生的评语做出适当点评。哪些学生评价的比较到位,应给予鼓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评价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懂得应如何去评价一篇作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但是收获也是很丰富的。
除了纸质上的评价外,还要求学生对作文进行课堂评价。一是谈谈自己所批改的三篇作文好在哪里,从题目、谋篇布局到语言表达等;二是要谈谈自己的作文与别人相比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今后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自主作文之后,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学生也形成了这样的写作习惯,总会在课后讨论着自己灵感忽现想出来的命题,会在别人给出评语后向别人请教应该如何改进。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更值得高兴的呢?有什么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更值得骄傲的呢?知识或许是一时,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精神却是陪伴终生的。
自主作文,激发性灵之思;自主作文,收获性灵之果。
参考文献:
[1]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建伟.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