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湖北作家晓苏的第九部短篇小说集《我们的隐私》,读过之后,有三篇小说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言说欲望。
关键词:《等冯欠欠离婚》 《光棍们的太阳》 《留在家里的男人》
湖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湖北作家晓苏的第九部短篇小说集《我们的隐私》,读过之后,有三篇小说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言说欲望。这三篇都是乡村小说,分别是《等冯欠欠离婚》《光棍们的太阳》和《留在家里的男人》。
一.读《等冯欠欠离婚》
《等冯欠欠离婚》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作品,首先得力于它高度集中的情节和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整个故事发生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这四天里,时间的高度浓缩,无形中使故事呈现出一种紧张态势,扣人心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凝练的情节中完成人物的塑造,人物的关系就错综复杂起来,人物的矛盾就激烈尖锐起来。在作者从容镇定有条不紊的叙述中交织着冯欠欠、杨耕田与冯欠欠前夫的矛盾,冯欠欠、杨耕田与冯欠欠姐姐的矛盾,杨耕田与冯欠欠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一并在四天里爆发,加剧了小说的戏剧性,同时也彰显了人物性格,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但小说的情节并不是一味的紧张,在紧要关头,作者将叙述的节奏放慢,穿插了一些回忆,作了一些必要的交待,比如三十八岁的杨耕田为什么没有盖成房娶到妻,杨耕田和冯欠欠是怎样好上的等,这些文字的嵌入,使作品张弛有度,急缓有致,也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另外,小说极尽铺垫渲染之能事,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比如小说的第四部分,杨耕田巴巴地等待冯欠欠离婚归来的那一幕,村人一个又一个地走上舞台来,依次向杨耕田传递着冯欠欠的消息,把杨耕田的心撩拨得痒到极点,把读者的胃口也吊到极致,眼看着冯欠欠要投入杨耕田的怀抱了,眼看着杨耕田就要过一个有老婆的年了,最后一个到来的村人却带来噩耗:冯欠欠要和马丰收结婚了!杨耕田五年来的付出和等待就这样付之东流了?这让读者和杨耕田一起震惊,一块诘问: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人们常说付出就会有回报,其实静静地想一想,生活中常常并非这样,往往是付出不一定得到,除非没有外界条件的干扰,比如权力金钱的诱惑等,从某个意义上讲,这具有颠覆传统思想的意义。我认为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二.读《光棍们的太阳》
如果你读《光棍们的太阳》读出的是发生在一个女人和一群光棍之间的一个真实故事,那么你就是一个纯粹的傻瓜;如果你读《光棍们的太阳》读出的是一个女人和一群光棍鬼混的故事,那么你就是一个无知的混蛋;如果你读《光棍们的太阳》读出的是一个女人和一群光棍的风流艳事,那么你就是一个十足的淫棍。《光棍们的太阳》是一篇成人童话。
在童话里,黄娘是一个女神,上帝派她到人间拯救苦难深重的人,她选择了光棍。
黄娘选择光棍,不仅仅是看到了光棍的苦难,更重要的是理解光棍,同情光棍。她说光棍是不能嘲笑的,嘲笑光棍,那简直是缺八辈子德!
在黄娘眼里,光棍是勤劳的,他们起早贪黑,肩挑背驮,耕田,下种,锄草,施肥,浇水,收割,样样是把好手;光棍是自尊的,他们一个个内向,腼腆,少言寡语,不愿意往人多的地方去,总是呆在某个角落里,有时候还恨不得挖个洞钻到地下去;光棍是懂礼的,他们去黄娘那儿,一般都不会空着手,不论好坏多少都要带上一点儿礼物;光棍是痛苦的,他们最难熬的是夜晚,夜晚他们用手拍床板,用脚踢床沿,用嘴咬床头,有时候还在床上打滚,在床上乱跳,恨不得把床搞垮。同时,光棍又是丑陋的,要是遇到女人,他们干裂的嘴唇一下子就会变得潮湿,晶莹的涎水挂在嘴边上,长长的,细细的,亮亮的;光棍还是肮脏的,头发乱蓬蓬的像鸡窝,耳朵后面汗兮兮的,指甲缝里填满污垢。
黄娘对光棍们了解得越深,就越理解他们,越同情他们,禁不住就要去疼他们,为他们着想,帮他们说话,给他们办事。这样,火烧疤光棍和黄娘在铺天盖地的油菜花里就上演了一次让神仙都艳羡的浪漫。打了三十多年光棍的羊倌第一次尝到女人的鲜味,而且是黄娘破天荒主动送上门的。几十年里,数不清的光棍从黄娘那里找到了做男人的快乐。可是,油菜坡的光棍多,巴掌大一个村,老老少少的光棍加起来竟有几十个呢!怎样让这些光棍们常常快乐人人快乐呢?黄娘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妙招。开party!于是寂寞的夜晚不再属于光棍们,光棍们争先恐后地去参加party。在party上,光棍们喝茶,吃点心,听故事,不失时机地和黄娘调情。Party给光棍们带来了快乐,使他们平生有了家的感觉。
在光棍们眼里,黄娘就是他们的太阳,他们的神。相比之下,油菜坡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是多么地卑琐和龌龊啊!
不错,黄娘是风流的,她的风流始于她十六岁。翻开她几十年的风流史,我们没有读出她的丑陋下流卑鄙无耻,读出的是她的美丽浪漫悲天悯人。那个整天泡在油菜花花海里,给油菜地扯草,追肥,灭虫的黄娘,就是美神!那个抚慰右派老师而大了肚子,生怕给右派老师带来麻烦,悄悄辍学的少女黄娘,就是爱神!那个在party上安静地飞针走线的黄娘,简直就是圣女!
所以,黄娘是美丽的,浪漫的,圣洁的,是一个神!因此,小说的题目也可以叫做《光棍们的神》。
三.读《留在家里的男人》
《留在家里的男人》是一篇很好读的小说,首先是题目撩人。在人们的印象中,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留守在家的还有男人?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和妇女大多是孤独寂寞的,留守在家的男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人浮想联翩。题目摄人心魄。
其次是情节勾人。光泰为什么不敢见铁兰的爹?这个问题像一根红线将小说的六个部分串连起来,同时,它又是一只魅人的狐,引诱读者走进小说的深处。
这个问题设计得太妙了!尽管小说有很多暗示,读者忍不住还要往小说结局的反方向想:光泰一定是做了见不得的人事被铁兰的爹撞见才不敢见铁兰的爹的!
读完小说再去想想光泰,光泰确实是个好男人。当初铁兰的父母将独生女铁兰嫁给光泰就是看中了光泰的本分、勤快。铁兰的父母没有看错。在铁兰出去打工的一年里,光泰在家里喂猪、养鸡,种菜,负责小孩的生活、学习,当然还要种地。真是既当爹又当妈,是男人更像女人。看他扎的看菜的稻草人,看他收拾得干净整齐的屋子,看他去接补习的孩子,看他给孩子洗屁股,看他对铁兰回家的期盼,看他对性的渴求,看他常常羞红的脸,你应该相信光泰是不会做见不得人的事的,但初读小说时你禁不住要忽略这些情节,一厢情愿地去肯定光泰一定是做了对不起铁兰的事。尽管铁兰的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光泰没做见不得人的事,你还是要坚持不渝地怀疑光泰的忠诚。
不过,这也得怪小说,小说在这方面做了手脚。那个大奶子的卢寡妇就是一个美丽的诱惑,她让你不由自主地把光泰和她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其实细心的铁兰已否定了光泰与卢寡妇有暧昧关系。
这样,结尾就翻出了新意,出人意料,令人深思。
另外,小说叙事的张弛有度,也使情节摇曳多姿,极具吸引力。比如,母亲林水英说给铁兰的一席话,眼看就要揭开光泰不敢见铁兰爹的谜底了,小说却用一句话“光泰天不亮就走了!”结束了母亲林水英的说话,巧妙地将谜底藏起,把读者的胃口高高吊起。
再次是形象动人。光泰集传统美德于一身,勤劳,憨厚,朴实,隐忍,专情。如果光泰是一个女人的话,结果会怎样呢?如果光泰是一个女人,这篇小说也就失去了光彩。可能正因为光泰是一个男人,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男人,他的尴尬经历就更令人震撼,他的生存状态就更让人关注。这当然也是女人的悲哀,不过这确实是小说的高明之处。
我认为小说反映的仍然是农民的生存问题,或者明确地说是农民工生存的质量问题,不同的是在小说中读者能欣喜地看到农民对这个问题的觉悟。应该说农民的觉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铁兰的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老人,对于女婿的“下流举动”(光泰可能是这样认为的),没有痛斥,没有声张,而是给予了深切地理解。倒是对女儿铁兰不管不顾地出去打工,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他一再要求让铁兰回家看光泰,坚决反对女儿再出去打工。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他不得已说出了光泰不敢见自己的原委,促使女儿放弃了出外打工的念头。在老人的观念里,他已经意识到农民有比挣钱更重要的东西。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啊!否则农民不成了新时代的陈奂生?农民出外打工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农民把改变生活的愿望只寄托在挣钱上,他们的生活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吗?三十多岁的光泰在铁兰出外打工的一年里的变化是最好的回答。小说里说“光泰这一年的变化也的确大,黑了,瘦了,腰也有点儿弯了……”
李继红,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