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195

[ 张小兵 文选 ]   

道是“无情”应“有情”

◇ 张小兵

  冰心说:“(作品)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因此,我们将高一第一篇作文的训练重点定位为:写出真情实感,负责任地记录自己思想,表达自己的观念。
  作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已经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顺利跨入高中的大门。走进憧憬已久的高中阶段,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或许你正感受着新鲜的人和事,或许你正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或许你正规划着美好的未来……
  拿起你手中的笔,记下你最想说的人和事,留下你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吧。请以《写在九月一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
  ① 必须写自己熟悉或亲身经历的事,写出真情实感。
  ② 明确中心,围绕主题选材。
  ③ 不少于700字。
  在提出写作要求后,绝大多数同学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真事”,但我们也发现许多作文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很好地选材。为了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真事”与“真情”之间的关系,我上了一堂作文评点课。评点中,我将学生的选材进行了分类,引导学生交流、评点:
  一、 选择能较好表达真情的材料
  (一) 平凡细节,无限亲情
  某同学的作文:
  全文围绕中考复习时段妈妈无声无息的陪伴展开:一开始把妈妈的嘘寒问暖看成唠叨,觉得烦人;后来注意到妈妈热切关注和委屈的眼神,觉得后悔;再后来妈妈改变爱的方式,总是默默无语地守候在身边,递茶送水,泡咖啡、冲牛奶,产生奇妙的感动;走出中考考场,妈妈用毛巾包裹着冰饮料,额头满是汗珠,激动地扑进妈妈的怀里。
  评点:
  学生1:真情是源自于自然的冲动,是心灵深处喷涌而出的情绪,是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的结果。因而,写真情实感不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家常琐事也是别有风味的写作材料。
  学生2:母爱这个话题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初看文章觉得选材“老套”,仔细读来却发觉原来别有洞天。作者始终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写,通过妈妈的动作、眼神来写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通过自己的心理变化来写自己对伤害了妈妈的自责,每一点每一滴都充满了情感。
  (二) 成长历程,矛盾思想
  某同学的作文:
  围绕住宿问题展开全文:接到通知书就在考虑要不要住宿,征求爸妈的意见,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矛盾);报名那天决定不住宿(临时决定);遇到小区里的同学,她住宿,激起自己对住宿的好奇心,又想住宿;住宿后发觉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知道自己怕苦、怕累,又决定退宿;退宿后产生对家的美好感觉,并对家庭的爱和自由有了自己的看法。
  评点:
  学生3:矛盾是展现作品艺术魅力的“火花石”,善于把握矛盾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技法。无矛盾则似无浪湖水,索然无味;有矛盾则若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纷繁复杂、充满矛盾的。写作记叙文时,我们可以在安排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矛盾化”,在矛盾的冲突与统一中掀起波澜。(引导)
  学生4:住校与不住校是我们进入高中的第一次选择,可以说我们班大多同学都有过思想斗争。本文作者颇具慧眼,发现了或者说是感悟到了它内在的东西。文章选材围绕几对矛盾思想展开,对比鲜明,主题突出。
  (三) 心灵拷问,自我对话
  某同学的作文:
  全文围绕自己去食堂吃饭的事展开:一开始,飞跑进食堂,一口气点了6元钱的饭菜,准备高高兴兴坐下狼吞虎咽一番,听到两个女孩觉得交赞助费进高中对不起父母的议论,触动了自己的神经,因为自己也是交赞助费进学校的;无法忍受心灵的煎熬,捧着饭菜上二楼吃,碰巧也有两个女生谈同一个话题,而且声音有点哽咽。想起自己父母拼命挣钱的样子、想起自己的浪费、想起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不禁自责。
  学生5:“言到动情处,涕泗满沾巾”,最有魅力的文章是打动人心的文章。生活中就有许多让人揪心的事:朋友的误解、亲人的离散、孤苦无助的失落、羞愧自责的痛苦……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与自我交流、与心灵对话,何愁没有好的素材?
  学生6:赞助费,是目前教育畸形发展的一种表现。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来写,有希望与失落的矛盾、有感激与自责的阵痛、有逃避与面对的彷徨,读来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四) 体会生活,关注人生
  某同学的作文:
  以进入高中以来的感受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军训期间的高强度训练,一切生活自理——苦;吃饭狼吞虎咽,洗澡草草了事——快;无间隙上课,大量作业——忙;惦记家中的父母,留恋初中的生活——念。
  学生7:写作文时,我常有一种感觉:我的生活面太狭窄,该写的事都写完了。所以每次提起笔来,说来说去就是那些事,大有“江郎才尽”的感觉。读到这篇文章后,才发觉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写完的事,正如达·芬奇画蛋一样,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写,同一件事却别有一番收获。
  学生8:只有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对世界的万事万物才会有细致的观察、深切的体悟。生活是海洋,只有熟悉它的人才能成为弄潮儿。在作者的眼中高中的生活是别样的:高中生活虽然苦、快、忙,还有挠人心绪的对家人的思念,把这一切拾掇起来,就串成了当代高中学生生活的交响曲。
  二、 本次作文问题选材示例
  (一) 失当比较,冲淡主题
  如:某学生作文:
  开篇写九月一日家长送学生上学的情景,从而想到家中的母鸡如何孵化、驯养小鸡的过程:首先,是全身心地孵化,抵制最爱吃的食物的诱惑;然后,小鸡出世以后几天,认真喂养,小心哺育;再后来,坚决让小鸡自己觅食、自己生活。文章最后联想到我们家长对青年一代的溺爱。
  学生评点(略)
  (二) 头绪繁多,笔墨分散
  某同学作文:
  1. 先写初中的“五四”大合唱比赛,再写初中的体育运动会,初中的元旦文艺晚会,一直写到进入高一的军训,还写到衔接教育。
  2. 写到校园、教学楼,写到教官、军训,写到教师、上课,最后写宿舍。
  3. 从早晨写起,早读、上课、午饭、午休、上课、晚饭、晚自修、回家。
  学生评点(略)
  (三) 不够典型,意义平淡
  某同学作文:
  1. 写对隔壁宿舍女孩看法的转变:先写隔壁宿舍女孩喧闹的声音影响到自己的休息;次写自己宿舍喧闹,隔壁女孩大声呵斥;最后写自己宿舍女孩反锁宿舍门,隔壁女孩开门。
  2. 中考过后,大家切蛋糕,唱歌、狂欢。
  学生评点(略)
  (四) 偏离文题,另起炉灶
  某同学作文:
  写阿姨嫌自己和表弟吵,告诉他们说,只要他们每人收集到1000张糖纸,就送他们电动汽车,结果阿姨欺骗了他们。
  学生评点(略)
  三、 品读范文,学习写法
  (一) 投影例文,学生总结
  (例文1)牵着母亲走过马路
  当周末下午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耐心地听她诉说,像个长者。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 “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意。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远,我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带大的儿子呀,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
  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时常忘了像爱幼一样尊老。
  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1. 画出认为精彩的句子。
  2. 思考:如何选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学生:(1) 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2)选取典型事例,选择好的突破口;(3) 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4) 结构紧凑,对比鲜明;(5) 形象化的议论使感情升华,揭示主旨。
  (二) 例文评点
  1. 出示例文,教师引导,学生点评、交流。
  2. 教师评点(示例)。
  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满,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生活、学习、事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 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
  ② 自定立意。
  ③ 自拟标题。
  ④ 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例文2)青春从40岁开始
  【标题看似平淡,咀嚼之下颇有深意。“青春”是丰富多彩的代名词,点出本文是从“猪肚”着笔。同时,将“青春”和“40岁”两个相去甚远的时间概念统一在一起,给读者留下悬念。】
  妈妈是个普通的工人,年过四十,已经有些发胖了,在我看来,她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早上为我和爸爸准备早饭,中午洗衣服晒被子,晚上吃完饭看完肥皂剧就上床睡觉。典型的除了工作、干家务、照顾我和爸,就是吃饭睡觉的家庭妇女形象。【淡淡几笔勾勒,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是欲扬先抑的笔法。】只是,一次假日待在家里,才突然发现妈妈变了。【笔锋陡转,节奏明快。】
  原以为花坛只供杂草享受,却不料有了几株像模像样的花。“那是你妈种的。”爸爸的话又让我愣了愣。【从细节描写传神地点出母亲追求家居环境丰富多彩的变化。】我随手丢下书包便去扒饭吃。“你手洗了没?多大了还忘这件事!”“啊?”我放下筷子,眨着眼不知所措,要知道“洗手”的事只有我小学老师教过,我妈从没开口过。当然,我很顺从地洗了手。饭桌上的菜,有我喜欢的蒸鱼,因为在家里,自然不用客气,所以我的筷子压根没离开过它。“你只吃鱼,营养能均衡吗?蔬菜中维生素多,你得多吃!”我在心里拍案叫绝,两个专业术语被我妈用得恰到好处,为此我虽不乐意却也吃了不少菜。【饭桌上,母亲对卫生习惯和食品营养的关注,反映出母亲追求饮食质量的变化。】一顿饭圆满收场,我打开电视机,正是黄金剧场,刚想开口喊我妈,却听到她的声音传来,“我和你爸去散步,你自己拿些水果吃吧——”天呐,散步,这不是年轻夫妇才会干的事吗?妈妈可是年过四十了。我狠捏自己一把,“哇”的一声证明我没听错。电视剧收场后,妈妈和爸爸空手回来,“散步为什么不买些东西?”我很好奇。按常理而言,他们出去总该会给我买些东西的,可这又是怎么了?“要买什么?吃的用的都还有,出去走走有助于消化。”妈妈的话说得我一句都答不上来,我只能看看老爸,现在也只能从他嘴上套出些什么了。于是,咬耳朵的话开始了。“你妈最近常和我出去,散完步回来就在公园前的场地上看人家跳舞,偶尔也学学。现在,她肥皂剧也戒掉了,老命令我看新闻,看到有用的东西就记下,说是学习……”我大声笑了出来,被老妈听到,于是笑着问我:“父女俩的悄悄话结束了没?结束了就上楼,你得洗完澡再喝杯热牛奶,听见了没?”我笑着一一履行。 【描写了母亲生活细节的变化:不看黄金剧场,像年轻夫妇一样去散步;不买东西,看并学跳舞;戒掉肥皂剧,看新闻,加强学习。这样,生动刻画出母亲追求生活质量的变化。】
  上楼的时候,我听见老妈在唱歌,而且是一首我会唱的歌,我跟着唱了起来,妈妈很惊讶,问我怎么也会唱,我笑道,“这不是应该我问你的话吗?”【点出母亲对时尚的追求。】
  枕着妈妈买的书睡觉时,我突然觉得,妈妈不再只围着我和爸爸转,而是开始让自己充实。看来,本该是更年期的妈妈,又悄悄回到了青年时代,能和我一起感受青春,再度花样年华了…… 【照应标题,卒章显志:母亲再度花样年华,生活充实而丰富。】
  【评析】
  这是一篇耐看、耐读、耐人寻味的记叙文,写平凡母亲的生活变化,立意、构思不同凡俗。
  本文对“猪肚”的理解很准确:40岁正是人生中年,体现了“中间”的时间意义;母亲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丰富充实的体现。所写均是家庭琐事,却深入浅出,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家庭主妇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奴隶,人到中年同样可以丰富多彩。善于剪裁,小作者将母亲的变化集中在一个晚上完成,选取了母亲对家居环境、饮食质量、生活质量和时尚的追求几个典型事例,集中刻画了母亲的形象。手法灵活,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转述,有母亲的举止动作细节描写,也有“我”和爸爸的神态描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以情感人,所写人和事皆出于真实的生活,情发于肺腑,因而动人。语言简洁生动,虽然寻常,却耐人寻味,造句简明,却形象活泼。
  四、 写作演练
  作文题目:
  转眼间,你们已经走过了十六七个春秋,这一路走来,有过欢歌笑语,有过悲伤哭泣,摘取过成功的果实,遭受过失败的挫折……有人说: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回味,只要你感悟,只要你反思,生活就会告诉你许多。
  请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 学会选择材料、截取材料。
  (3) 700字以上。
  [执教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道是“无情”应“有情”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