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语言的艺术,没有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想写出高雅的文章是很难的。考场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诗意、灵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
考场作文语言要出彩,就要有很强的表现力,能让读者心灵产生震颤,享受快乐,而“引诗入文”就能使文采飞扬,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和兴趣,易得高分。
一、 开头引诗点题
“开头”一般称谓“凤头”,就是使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俊秀、精致,有魅力,让人一看开头就不想放下,爱不释手。请看下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你见过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吗?艳丽的群芳中,只有她,没享有春日的温暖,没受到蜂蝶的顾盼,然而在风刀霜剑里,她傲然地开放着。(摘自《如梅在雪》)
以上文字作为一篇文章的开头,应该说是有相当诗意的,也是相当雅致的。
再看一例:
唐诗曰:一叶落,天下秋。
宋诗云:春满园,关不住。一红杏,出墙来。
古人道:窥一斑,见全豹。若见微,可知著。一枝叶,一世界。一枝花,而见春。细微物,莫轻视。有限中,藏无穷。
引用诗词警句作为文章开头,不仅使语言精辟凝炼,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
二、 文中引诗扣题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文中引诗,含蓄委婉,优美凝炼。读后如饮醇酒,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请看下例:
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摘自《张扬与内敛》)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多少正义之士蔑视权贵的心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是何等的博大,爱民是何等的情深!(摘自《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引用名句使文章神采飞扬,文章因诗句而精彩、而亮丽,从而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 结尾引诗呼题
用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人生的真谛。三言两语就表达出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性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请看下例:
“风呼呼地吹着 / 月朗朗地照着 / 我和你奔跑在同一赛场上 / 我对你笑着……”
微笑竞争,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摘自《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
别让生活磨平了你的棱角,别让现实消融了你的斗志,圆滑谨慎之辈只能获取片刻的安逸。请让你的光芒更耀眼些,更夺目些,历史会在你的脚下铺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勇者留其名。”(摘自《棱 角》)
含蓄的诗句如画龙点睛,含英咀华,让人读后掩卷遐思,念念不忘。试想,阅卷老师看到有如此优美的文字,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四、 仿写诗词明题
仿写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创新语言的一种方法,语意含蓄,亮人耳目,怡人心灵,营造出文章的参差美、匀称美、音韵美,使文章绚丽生辉,读来回味无穷。请看下例:
“忽如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脸微笑,尽心竭力,奉献中知足,感染中自若。那是一张多么可爱的脸啊!喜看稻菽千重浪,风流人物袁隆平!(摘自《微笑的脸》)
仿写主题鲜明,文采斐然,诗意浓郁,让人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阅读这类佳作,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星辰使夜空美丽,诗句使文章精彩; “文”有诗句气自华。我们只有满腹诗书,厚积薄发,才能在考场中写出佳作,获得高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