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语文教学已经18年多了,公开课也开了十几次,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原本以为学生还小,还很稚嫩,不成熟,处处不放心,今天的事实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潜能是那么巨大,只要你肯放手,他们会取得令你刮目相看的成功,因此我要说:放手是一种美丽。
作文评讲,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一个班几十个人,一本本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不理解,吃力不讨好,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这次我让学生由被评变为主评,倒置过来,效果竟然不错。下面我把这节作文评析课的过程
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 课前准备
我先挑选好三篇作文,按优中差三类先评好,写上评语,然后交给语文课代表,请她也参与评析、批改,最后两人统一意见,并商定把握好讲评课的每个环节的时间。
二、 上课过程
(一) 宣布讲评内容及要求
课代表宣布上课,并把今天评讲作文的标准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示上次作文内容是: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他,他只读过小学。提示:先想一想,下面几种观点,哪些是对材料合理的提炼?
(1) 马拉多纳值得崇拜
(2) 成了名的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3) 人应该谦虚
(4) 社会应当尊重文化
(5) 文化对一切人都很重要
(6) 对人不要求全责备,社会需要各种人才
(7) 不应该看不起没文化的人
再想一想,自己还能不能再提炼出新的观点,想想自己哪方面的材料多些,选择一个观点成文。
(二) 朗读三篇作文
课代表提示作文要求以后,就声情并茂地读起三篇作文,我则坐在下面和全班同学一起静静地听,班上调皮的学生今天也出奇的安静,个个都在认真地听。然后,课代表安排大家分组讨论。如何分析这三篇作文,同学们纷纷发言,热闹非凡。我起身和课代表一起巡视,参与他们的讨论,各组还选出一个同学执笔,把大家的意见逐一写在纸上,有的小组为一篇作文是评优还是评中,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课代表看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回到讲台。
(三) 小组代表上台点评
课代表宣布:“有请各个小组的代表上台点评。”每一位同学上台发言,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说,第一篇优,理由是构思巧妙、扣住中心,论证有力、语句流畅;有的说第二篇差,因为内容与题目不符、句子也不通顺;有的说第三篇是中,理由是结构完整,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人应该谦虚”这个中心论点,语言带点调侃的幽默,但个别句子不顺畅,结尾有点突然,故评为中。发言的代表个个充满自信,都有极强的表现欲。共有八位同学发言,大部分同学评第一篇为优,第二篇为差,第三篇为中。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个平时不喜欢发言的同学站起来说:“课代表,你没点到我,能让我说两句吗?”全班同学先是一愣,再是大笑,接着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课代表请他上台,他认真严肃地讲了自己的意见,见解独到。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的肯定……
(四) 课代表揭谜底及综合评述
同学评过以后,都非常想知道三篇作文的作者是谁?课代表用神秘的口吻分别报出三篇作文的作者,全班同学又是一片哗然,接着课代表把她自己的点评读给大家听,在一片掌声中,课代表最后把我推向讲台。
(五) 老师作总结陈述
我怀着激动和满意的心情走上讲台,作了总结陈述,主要有四点:
(1) 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对三篇作文作出中肯的评析,非常到位,我平时低估了大家的能力。
(2) 语文课代表具有这么强的组织能力,口齿清晰,富有感情,点评到位,真是一个人才。
(3) 通过这次作文评析,同学们学会了审题、构思和运用多种写作手法。
(4) 唯一不足的就是大部分同学讲评第三篇作文时都未点到作者没有运用所给的材料。
今天这节课给我的感受太深了,这是一堂多么轻松的课啊,教师在台上总结只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学生成了主体,让我体会到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让学生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合理探究,把他们的独创性、自主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放手绝对是一种美丽。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