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180

  

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 沈 莉

  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阅读”是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能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储存众多谋篇布局的方式,学到各种成功的写作手法,历届中考、高考语文试卷,都把阅读能力的考察作为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
  手。
  
  一、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成为持久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是阅读教学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应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加工处理。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导语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然后用巧妙的语言提纲挈领,适当地点拨,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等,让学生主动去领略教材上的神秘的宇宙万物、秀丽的自然景观、有趣的众生百相、缥缈的童话世界等,使语文课堂充满轻松、活跃、和谐的气氛,这样,学生便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的愉悦、阅读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调动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使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不以教师的阅读代替学生阅读,对学生的思维成果应给予适时的、恰当的评价,或在热情中给予褒奖,或在委婉中道出不足。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正确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成功者的“自我意象”,并以此唤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 拓展思维空间,保证阅读质量
  
  影响阅读技能形成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阅读的量太少。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需要阅读的东西越来越多,一个人如果无法大量阅读,其结果只能是孤陋寡闻,当然学不好语文。
  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并向初中生推荐了10种长篇经典文学名著,向高中生推荐了20种,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应该阅读这些推荐作品,有些课文是长篇名著的节选,学习时可阅读原著。另外,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时首先应该有一个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的过程,可根据书名、文章名猜想内容,然后迅速浏览,广泛涉猎,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捕捉其重要的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同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样既可激发阅读兴趣,又能培养速读能力,更可贵的是能引发讨论,培养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了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达到了课程标准中的“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要求。
  
  三、 强化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选读优秀的短文,并从多角度仔细分析,在反复的分析训练中得到提高。离开了阅读的实践,提高阅读能力便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短文进行强化训练。解答阅读理解题,除了合理运用平时的知识储备(如必备的文体、文化常识,名句、课文的记忆等)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做阅读理解题之前,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不妨先读一遍,通过整体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语段的主要内容,了解语段“写什么”。然后,在体会感情、领悟内容的基础上读第二遍,结合语段所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了解语段的文体特点。如果是记叙文,就迅速找出记叙要素。如果是说明文,就找出其说明对象,并了解其特征及说明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就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如果是小说,则要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尤其要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初步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步主要是了解语段是“怎样写”的。接着,阅读题目,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阅读第三遍。通过以上两遍的阅读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心得,你会觉得有些题目并不难,可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则需要归纳或发表自己的意思,这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答题,大胆地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当然,做题时还应同时做到字迹端正、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语言得体等。最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题、错题,这样,一道阅读题就会顺利做起来了。
  总之,如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内多读课文,课外有目的地广泛涉猎,拓展思维空间,教师再从中加以必要的指导,有计划地进行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一定能够逐步提升,阅读水平一定能够明显提高,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叶圣陶语)的程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文峰中学]

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