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214

  

语文老师用“今生”来上课

◇ 朱从国 李晓华

  过去我们一直有个想法,一个老师好不好不是哪个领导说了算,更不是自己说了算,关键要看学生怎么看。不仅要看学生现在怎么说(学生现在可能还不太懂事),还要看学生将来怎么说。很多学生在毕业若干年后回忆自己的老师,往往只是记得某个老师的为人处世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而老师所教授的具体知识所记寥寥,这在我看来可能就是最大的成功。有时一个老师的形象全由自己的言行刻在学生们的心上。语文老师要用“今生”的积累来给学生们上课,既是学识的积累,更是人品的积累。
  一个语文老师一定不能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你越是要学生仰视你,学生越是鄙视你。时代不同了,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知识面很可能比老师更为开阔,所以,在我看来,有些问题不懂就是不懂,用不着装,老师完全可以掉过头来向学生学习,正所谓教学相长。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善于虚心地接受学生的想法,善于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经验丰富的老师甚至那些名闻遐迩的名师,也许正是这样不断改进自己,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这就是积累,这是语文老师文化底蕴深厚的必由之路。
  语文老师的成长是缓慢的,他的知识结构、人文底蕴需要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来逐步丰厚完善。语文教学的负担重,压力大。一个语文老师要真正成熟起来,他自身的语文素养要能够让他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挥洒自如,至少十年,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啊。
  语文老师上课,不是单纯地上一堂课,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语文老师要用一生积累来上课,要全身心去上课。
  一堂课下来,可能感觉有点累,上课不仅要费体力,更要费脑力。课堂上互动中的师生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首先是老师敞开自己、悦纳对方、真诚倾听,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同创造,全身心相遇,达到彼此精神世界的交汇。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说出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求准确的答案,只求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辨,拥有自己的思想,同时,这样的过程会让老师的思想更成熟。
  唱戏的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语文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啊。
  照本宣科的老师学生是不喜欢的,学生喜欢有个性的老师。语文课上有许多“插播”,“插播”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插播”是开发的资源,“插播”是增添的情趣,“插播”是为了避免死板枯燥,而力求活泼生动。“插播”需要老师词语丰富精确,需要老师收放自如,需要老师纵横万里,需要老师旁征博引。
  当然老师“插播”的时候,也应该允许学生“插话”。过去学生的“插话”被贬为“插嘴”,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违反课堂纪律,而现在则是受到鼓励的事情。我不担心学生“插话”,反而担心学生不 “插话”,因为他们在“插话”的过程中,就充分暴露出他们的想法,无论是错误的、正确的,都是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语文老师的成功不仅有知识的积累,还要有人品的“积累”。要让学生接受你的知识,首先得让学生接受你的为人。一个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印在学生心里,纵使你能够说得天花乱坠,如果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人品不合格,那一生知识积累与经验的积累都是枉然。“柱崩而大厦必倾”,人品,就是老师立于学生心目中的“柱”,这也是需要用一生去谨慎经营、积累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语文老师用“今生”来上课
目录